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余宏杰团队《科学》发文:新冠大流行如何改变流感传播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4: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余宏杰团队《科学》发文:新冠大流行如何改变流感传播

近日,复旦大学余宏杰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新冠大流行期间实施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的显著影响。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流感传播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方法:多源数据整合与系统动力学分析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整合了全球流感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基因序列数据和人群航空流量数据,将全球划分为12个区域,在贝叶斯系统动力学框架下重构了四个关键时期(大流行前期、急性阶段、转变阶段和后期)的流感传播模式。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解析复杂疾病传播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主要发现: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重塑流感传播

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如社交距离、口罩佩戴、旅行限制等)显著降低了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并改变了其全球传播模式。具体来说:

  • 活动水平显著降低:全球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在疫情期间大幅下降,其中B/Yamagata谱系甚至在2020年3月后几乎消失。

  • 传播模式改变:区域间航空流量作为长距离人群移动的代表,被证实是流感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航空流量的减少,流感病毒的跨区域传播受到抑制。

  • 关键区域识别:研究发现南亚和西亚在疫情期间成为维持A型流感和B/Victoria流感病毒循环的关键区域,这为未来流感监测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线索。

  • 独立进化趋势:非洲、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毒株循环持久性显著升高,提示这些地区在疫情期间出现了相对独立的病毒进化和循环。

现实意义:为流感防控提供新思路

这一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为实际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依据:

  • 防控策略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流感传播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为未来流感高发季节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 监测重点转移:识别出的流感病毒关键传播区域,可以作为未来监测的重点,有助于及早预警和应对流感疫情。

  • 疫苗策略优化:理解流感病毒的传播和进化模式,有助于优化疫苗株的选择,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余宏杰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成功得益于跨学科、跨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成员来自数学、理论物理、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通过紧密合作,最终破解了这一国际科学难题。

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流感传播机制的理解,更为未来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余宏杰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