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守到手术:肋骨骨折治疗新进展
从保守到手术:肋骨骨折治疗新进展
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损伤,不仅会引起剧烈疼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肋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选择以及术后护理要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肋骨构造与肋骨骨折常见区域
人體的肋骨共有12对,左右对称,分为高位肋骨(第1~3根)、中位肋骨(第4~8根)和低位肋骨(第9~12根)。高位肋骨位于锁骨和肩胛骨之间,被锁骨和肩胛骨保护着;低位肋骨中的第11和第12根是浮动的,前端不与胸骨相连,属于浮动的肋骨。主要功能是保护胸腔内的器官,例如心脏、肺脏、大血管、食道等。肋骨与胸椎和胸骨共同组成胸廓,通过与肋间肌肉的协调作用,维持胸腔稳定并协助呼吸运动。
据临床经验显示,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是第四到第九肋骨:这些肋骨位于胸腔中间,不像高位肋骨受到锁骨和肌肉保护,也不像低位肋骨有较大活动空间缓冲冲击,因此更容易因外力撞击而骨折。
- 如果是第1~3根肋骨骨折:靠近头部,保护着支配脑部及手臂的大血管,骨折时必须排除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
- 如果是第9~12根肋骨骨折:靠近腹部,邻近肝脏与脾脏,骨折时需考虑腹部器官是否受伤。
肋骨骨折的原因
肋骨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创伤性骨折最为常见,通常是因外力撞击导致,通常伴有明显的外伤史和剧烈疼痛;而病理性骨折则是由于疾病影响骨骼健康导致,可能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发生,疼痛程度也可能相对轻微。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肋骨骨折,都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创伤性骨折
- 外力撞击:这最常见,例如车祸、跌倒、运动伤害、高处坠落或直接撞击胸部等。
- 剧烈咳嗽或打喷嚏:强烈肌肉收缩可能导致肋骨骨折,特别是老年人或骨质疏松症患者。
病理性骨折
- 骨质疏松症:骨骼密度降低,变得脆弱,更容易骨折,尤其常见于老年人。
- 肿瘤转移:癌症细胞转移到肋骨会侵蚀骨骼组织,造成病理性骨折。
- 其他疾病:影响骨骼代谢的疾病,例如骨髓瘤、畸形性骨炎,会导致骨质疏松,增加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肋骨骨折的症状
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程度不一,主要症状是疼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 疼痛姿势:疼痛会在深呼吸、咳嗽、身体活动、改变姿势或抬手时加剧,吃止痛药也难以改善。
- 持续时间:轻微的肋骨骨折,疼痛感可能会持续一至三个月;严重的肋骨骨折,阵发性的痛感甚至可能持续长达半年以上。有些患者会感觉疼痛越来越严重。
- 疼痛程度:病理性肋骨骨折的疼痛程度可能不如创伤性骨折剧烈,但会持续存在,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
- 其他症状
- 瘀青肿胀: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瘀青或肿胀。
- 骨摩擦音: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骨折断端摩擦的声音或感觉。
- 呼吸困难:可能导致呼吸疼痛,使患者不敢深呼吸,进而造成呼吸困难。
- 胸廓变形:严重的肋骨骨折可能导致连枷胸,造成胸廓变形。
- 其他:可能伴随出血、气胸、血胸、肺挫伤、皮下气肿等症狀。
肋骨骨折的高风险族群是哪些人?
- 年长者:年龄增长,骨骼密度下降,变得较为脆弱,轻微的碰撞也可能造成骨折。
- 胸部外伤者:车祸、跌倒、运动伤害、暴力事件等外力撞击等。
- 慢性咳嗽患者:如百日咳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经常剧烈或持续性咳嗽。
- 运动员:篮球、足球等接触性运动的运动员,较易因碰撞或冲击造成肋骨骨折。
- 长期从事重复性动作者:某些工作需长期进行重复性的动作,如搬运重物,可能增加肋骨骨折风险。
- 骨骼相关疾病患者:
-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密度与强度降低,脆弱易断。
- 骨骼有肿瘤转移者:癌细胞转移到肋骨,侵蚀骨骼组织造成病理性骨折,即使轻微碰撞也可能造成骨折。
- 患有影响骨骼代谢疾病者:影响骨骼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如:骨髓瘤、畸形性骨炎。
肋骨骨折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 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史,如事故发生的经过、受伤机制、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的变化等,以初步评估骨折的可能性。
- 接着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触诊胸廓,检查是否有压痛、骨摩擦音、胸廓变形等。
X光检查
- X光是最常用的肋骨骨折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出大部分的肋骨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 根据骨折部位安排不同方向的拍摄,例如胸部正位片、肋骨摄影等,以利于清楚观察骨折情况。
- 约有50%的肋骨骨折无法从X光片上检查出来,特别是轻微的骨裂或纵膈腔部位重叠的骨折。如果X光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或怀疑有其他并发症时,医生会建议进一步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显示出细微的骨折线,并可通过3D重组,让医生更清楚了解骨折部位及形态,以及胸廓变形的形态,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其他检查
超声波扫描和核磁共振(MRI)偶尔也会被用于肋骨骨折的诊断,但使用比例较低。
肋骨骨折多久会好?可以复健治疗吗?
如果骨折程度较为轻微,肋骨骨折不会危及生命,骨头也会自行愈合,较常采用保守治疗,给予止痛剂降低不适,约2至3个月后骨头就会愈合,既不影响支撑保护胸腔功能,外观上也无差异。
保守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缓解疼痛、避免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适用于骨折程度较轻微,没有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或高龄、手术风险较高、无法耐受手术者。
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止痛药、静脉注射止痛药、含局部麻醉剂成分的止痛贴片等,以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一般持续使用至骨头愈合,需要一至三个月。患者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肋间神经阻断
在超声波引导下,针对骨折处的肋间神经附近注射局部麻醉剂,可以大幅减少急性期的疼痛,以及对吗啡类等高危险药物的依赖。
- 相较于脊髓外麻醉,肋间神经阻断副作用风险较低且更容易施行。
- 患者可以在门诊、住院中、手术前选择接受神经阻断术来加强疼痛控制的效果。
胸壁使用肋骨固定带
限制胸壁过度运动,减轻疼痛,维持骨折处的稳定性,加速骨折愈合。但疼痛改善程度有限,长期佩戴可能造成皮肤疹或水泡,无法将错位的骨折复位,仍有错位恶化之可能。
肋骨固定贴片或止痛贴片
限制胸壁过度运动,减轻疼痛,维持骨折处的稳定性,加速骨折愈合。但无法将错位的骨折复位,仍有错位恶化之可能,导致愈合不良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硬脊膜下或肋间神经注射止痛
治疗及恢复期间较长,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及产生过敏,骨折处的骨头错位可能会持续恶化,导致各种并发症如愈合不良及慢性疼痛等。
呼吸复健
- 深呼吸和咳嗽:肋骨骨折的患者由于疼痛,可能会害怕深呼吸和咳嗽,但这反而容易造成肺部积痰,增加肺炎的风险。医生或呼吸治疗师会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的练习,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使用辅助工具: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诱发电量计等辅助工具,以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 保持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二手烟或其他刺激性气体,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其他注意事项
- 生活型态调整:充足休息、均衡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取,避免影响骨折愈合。
- 定期回诊:患者应按照医生指示定期回诊,让医生追踪骨折愈合的情况,并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复健运动:骨折愈合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复健运动,以恢复胸廓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费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支持以积极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加上新医材的引进,肋骨骨折手术主要以符合肋骨尺寸和曲度的专用钛合金骨板及骨钉(肋骨固定系统)取代传统其他部位骨板,手术过程由超声波定位伤处位置,缩小手术伤口,术后不仅能大幅减轻疼痛,原本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更能在术后1至2天内下床,降低肺部感染机率,也能加速复原,尽早复健,且不必再回诊动刀取出。但并非每一种形态及位置的肋骨骨折都适合进行手术,还需经过医生评估与医疗团队讨论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 适用对象:
- 健保给付条件:如为上下相邻三根(含)以上肋骨骨折,且每根肋骨有两处以上的骨折断点的“连枷胸”(flail chest)。健保给付每位连枷胸病患以3个骨板及18支骨钉为限,如自费一个骨折处约6-9万。
- 骨折严重移位:单侧大于6根肋骨骨折、肋骨断端错位大于1公分,骨折移位严重,保守治疗无法复位,就需要手术固定。
- 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仍然无法缓解,影响生活品质,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刺伤肺部或其他器官:骨折断裂处刺伤肺部、血管或其他器官,造成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连枷胸(Flail Chest)是什么?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外伤,定义为上下相邻三根或以上肋骨的多处骨折,且每根肋骨必须有两处以上的骨折断点。此状况会在胸壁产生一块由多根肋骨片段与相连软组织组成的浮动组织,且常因局部剧烈疼痛而不敢正常呼吸,形成换气不足与低血氧的现像,有可能造成呼吸衰竭、气胸、血胸以及肺部损伤,整體死亡率约为10%至20%。
- 手术优势:
- 减少呼吸器使用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生率、气切的需要以及死亡率。
- 减少止痛药和镇静药的剂量。
- 有效止痛,可以比保守治疗的患者更早恢复正常生活。
- 有效复位严重错位的骨折,避免胸廓畸形,恢复胸廓形状,降低慢性疼痛、肺炎、呼吸衰竭及失能机率。
开放式肋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
通过胸壁开5-15公分之切口后,检查肋骨断裂或位移位置,将骨折的肋骨复位,并使用骨板、骨钉固定。固定效果较好。但因术后伤口较大,疼痛感较明显,恢复期也较长。
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
利用胸腔镜辅助,在胸壁上开数个小切口,将骨折的肋骨复位,并使用骨板、骨钉固定。伤口较小、术后疼痛较轻微、恢复期较短,且可以同时处理合并的气胸或血胸。惟须注意手术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放指引流管。
肋骨骨折的术后照顾与饮食建议
术后照顾
- 伤口护理: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一周内避免弄湿伤口,预防感染,并定期回诊检查伤口愈合状况,根据指示进行伤口护理。
- 疼痛控制:使用自控式止痛,并开立止痛药物,帮助减轻疼痛。应按照医嘱按时服药,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向医护人员反应。
- 呼吸训练:由于麻醉和疼痛影响,呼吸可能会变得较为浅快。医生或呼吸治疗师会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的练习指导,以帮助患者扩张肺部、排出痰液,预防肺炎。必要时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诱发电量计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 适当活动:简单的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坐起身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和肺炎。随着疼痛减轻,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例如在室内走动、上下楼梯等。惟须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重物等会牵动到胸部肌肉的行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骨折移位。
饮食建议
食欲可能会暂时受到影响。应尽量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辛辣食物、咖啡、浓茶等。
- 高蛋白质: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等,可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生长。
- 高钙:钙质是骨骼的重要成分,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例如:牛奶、乳制品、豆腐、芝麻、深绿色蔬菜等,可促进骨骼愈合。
- 维生素C:帮助胶原蛋白的形成,而胶原蛋白是骨骼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奇异果、番茄、花椰菜等,可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生长。
- 充足的水分:身体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水分。建议每天饮用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组织修复、预防便秘。
文献参考
- 会呼吸的痛~浅谈肋骨骨折,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 肋骨骨折治療新方法「鈦合金鋼板螺絲固定手術」,耕莘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