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能的建筑如何进行楼盖选型更经济?
不同功能的建筑如何进行楼盖选型更经济?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楼盖的选型是一个关键环节。不同的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需要匹配不同的楼盖形式。本文将详细介绍楼盖和楼板的区别、楼盖的类型,以及如何根据建筑功能进行楼盖选型,以实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结构中,我们通常会关心梁、柱、节点和剪力墙,而容易忽略掉楼板。但是其实楼板是结构中占比非常多的构件。对于一个由梁板柱组成的框架结构,梁、板、柱的混凝土量之比约为0.3:0.55:0.15;梁、板、柱的钢筋量之比约为0.5:0.25:0.25;所以板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都是非常大的。为了降低造价,需要对常用的楼盖布置方式进行经济性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较经济的结构楼盖布置方式。
那究竟如何选取呢?
楼盖和楼板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于构件不同、受力不一样,楼板仅仅是指直接承受楼面荷载的板,而楼盖包含了楼板、次梁、主梁等构件,是这些组成部件的总称,也就是说楼板是属于楼盖的一部分构件。楼盖可以承受楼面的各种竖向荷载、作为水平支承构件增加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给建筑分层。
那楼盖有哪些类型呢?
楼盖形式常用的有梁板组成的【肋形楼盖】和【无梁楼盖】。
一、常用肋形楼盖的板
1、现浇梁式单向板、现浇双向板、现浇单向密肋板和双向密肋板;
(当楼盖荷载较大层高要求高时,利用双向次梁多途径传力的优势,可降低单根梁承担的荷载,达到降低梁截面和减少配筋的目的。)
2、反张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单、双向板;
3、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叠合楼板;
4、预制圆孔板。
二、无梁楼盖的板
1、现浇无梁平板
2、带平托板(柱帽)的无梁楼板等。
3、还有预应力现浇圆孔板(适用于大跨度楼板)、夹层(憎水增强膨胀珍珠岩预制块)板等。
对所有的建筑物来讲,楼盖体系方案的选择要考虑:
· 建筑空间功能所要求的开间大小(房间大小)、
· 其跨度的长宽比(单双向板)、
· 活荷载的大小(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和折算荷载)、
· 规划设计所限定的结构层间容许高度(层高)、
· 所需对结构总体系整体刚度的贡献大小和允许的边支承条件等(板边跨和梁边跨的计算跨度不同)。
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楼盖结构选型应考虑其适用性。
例如,
1.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居室、客厅多数不设吊顶,
→常采用现浇单向板、现浇双向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叠合楼板、预制圆孔板等,不宜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及预应力现浇圆孔板(预应力+现浇的)。因为此类房屋竖向管道和管井在安装过程中及改造中位置经常有变化,预应力现浇板易造成难以处理;
2.办公楼、商业用房通常有吊顶。
→楼盖可采用单向次梁或双向井字、双向十字次梁,有利于减小板厚和结构自重;
3.大柱距商场宜采用无梁楼盖,有利于空间效果及减小层高;
4.地下室或地下汽车库宜采用无梁楼盖,尤其是地下停车库采用无梁楼盖,可降低层高,减小埋深,减少施工护坡和土方,缩短工期,减少外墙防水面积,有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尽管其楼盖体系和多层建筑基本相同,
但确有一些问题会在高层建筑中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也对不同房屋高度和不同结构形式的楼盖选型有所规定。
4.6.1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4.6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双向配置直径68mm、间距150200mm的钢筋网,钢筋应错固在剪力墙内。
· 2.楼盖的预制板板缝宽度不宜小于40mm,板缝大于40mm时应在板缝内配置钢筋,并宜贯通整个结构单元。预制板板缝、板缝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高于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