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咖啡:三大品种、七大功效与饮用指南
解密咖啡:三大品种、七大功效与饮用指南
咖啡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每天有20亿杯被饮用。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看,咖啡不仅种类繁多,还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咖啡的种类、健康益处以及饮用注意事项,让您在享受咖啡的同时,也能了解其背后的科学知识。
咖啡的种类
我们所喝的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下的多个物种。咖啡的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那里分布着上百种野生咖啡,但大多数没有商业价值。目前市面上消费的咖啡主要来自三个品种: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罗布斯塔(Coffea canephora)和利比利卡(Coffea liberica)。
- 阿拉比卡:这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咖啡品种,占全球咖啡产量的65%以上,以其高品质和高价格著称。
- 罗布斯塔:据信是阿拉比卡的变种,具有抗病、易种植和产量大的优点,但口感较苦,香气较弱,咖啡因含量较高,因此价格较低,目前占全球产量的30%左右。
- 利比利卡:现在很少有人种植,市场上数量很少,其豆子较大,但风味平淡,不受市场重视。
在阿拉比卡咖啡中,由于全球大量种植,人们培育出了许多具有特殊风味的品种,如铁比卡、波旁、卡杜拉、卡杜艾和艺妓等。这些品种虽然风味各异,但都属于阿拉比卡这个物种。
品种与物种种的区别
在中文语境中,"品种"和"物种"这两个词经常被混淆。品种是指人类在种植作物时,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具有特殊性状的类型。例如,猫有美国短毛猫、日本猫、暹罗猫和波斯猫等品种,它们虽然外观和性格不同,但都属于家猫这个物种,可以互相交配繁殖。
混种与接枝
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之间也会出现天然或人工的混种,如帝汶混种(Timor Hybrid)和阿拉布斯塔(Arabusta)。这些混种继承了罗布斯塔的抗病性等优点。帝汶混种后来又与阿拉比卡杂交,产生了卡蒂姆(Catimor)和萨尔奇摩(Sarchimor)等品种,这些品种在世界上广泛种植。
100%阿拉比卡咖啡是否一定更好?
这并不绝对。虽然阿拉比卡咖啡通常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但罗布斯塔咖啡也有其独特的风味。许多意式混合咖啡中都会添加一定比例的罗布斯塔豆,以提供强烈的基底风味。因此,咖啡的风味取决于如何创意发挥,喜好也因人而异。
咖啡对健康的功效
关于咖啡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最新的研究,适量饮用咖啡对身体有益,利大于弊。咖啡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包括多酚类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2、B3,以及镁、钾等营养成分,对健康有很多益处。
喝咖啡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针对非白人族群的研究发现,每天饮用一杯咖啡的人,死亡率可以降低12%。另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有喝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死亡率低17%。对欧洲各国的研究也表明,咖啡爱好者比不喝咖啡的人死亡率明显较低。
咖啡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一项针对48,000人的研究发现,连续饮用6年的咖啡可以降低11%的第二型糖尿病风险。
咖啡有益心血管健康
研究表明,喝咖啡的人可以降低11%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血压。需要注意的是,饮用未过滤的咖啡(如意式浓缩)可能会使胆固醇水平上升。
咖啡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多项研究指出,喝咖啡对脂肪肝、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甚至可以降低胆结石的发生机会。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肝癌。
咖啡有助于脑部健康
2017年的一项综合研究指出,喝咖啡有助于预防抑郁等状况,也有助于预防帕金森氏症的发生。
牛奶咖啡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最近哥本哈根学者的研究发现,咖啡中的多酚会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半胱氨酸)结合,发挥更好的抗炎效果。这似乎表明,喝咖啡时加点牛奶会有更健康的效果。
咖啡的一些迷思
咖啡中的丙烯酰胺会致癌吗?
之前有人提出警告,美国加州要求星巴克等咖啡业者必须标示警语,说明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但实际上,一般饮用量远低于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累积量,因此无需过度担心。如果要避免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 重烘焙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低于浅烘焙咖啡
- 阿拉比卡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低于罗布斯塔咖啡
- 配合大蒜或蓝莓等食物,可以帮助肝脏更快代谢丙烯酰胺
咖啡会让人胆固醇升高吗?
过去的研究发现,喝咖啡确实会导致某些人的总胆固醇(尤其是坏的胆固醇LDL)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咖啡中含有双萜咖啡豆醇(kahweol)和咖啡醇(cafestol)等物质。但使用滤纸冲泡的美式咖啡可以大大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因为滤纸会吸附咖啡醇。欧洲心脏病学会基于20年的研究结论建议,使用过滤方法(如滤纸)冲泡咖啡对心血管健康最为有利。
冷泡咖啡与热泡咖啡哪个更好?
研究表明,热泡咖啡在pH值、酸度、咖啡绿原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方面都优于冷泡咖啡。因此,如果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建议选择热泡咖啡。但冷泡咖啡有其独特的风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喝咖啡容易排便吗?
许多人有喝咖啡后容易产生便意的经验,这主要是因为咖啡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和直肠的便意。低温下这种效果更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冰咖啡的效果更为显著。咖啡因含量高的饮品,如浓红茶,也有类似效果。
台湾创新的米曲咖啡
台湾一家新创生技公司开发的“米曲咖啡”,结合了特殊的发酵米曲工艺和咖啡,获得了2022年经济部工业局举办的“新味食潮奖”。这种米曲咖啡不仅具有独特的香味深度,还加入了活性酵素,特别适合消化不良或有顽固便秘问题的人。
咖啡的饮用量
虽然咖啡有很多功能性成分,但因为含有咖啡因,需要适量饮用。成人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对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失眠、肠胃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过量饮用咖啡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2到3杯。
包装饮料的咖啡因标示
对于含有咖啡因的包装饮料,应标明咖啡因含量:
- 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20毫克时,需标示实际含量。
- 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20毫克时,标示为“20mg/100mL以下”。
- 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2毫克时,可标示为“低咖啡因”。
图片来源:彰化县卫生局
现煮咖啡的咖啡因标示
对于现煮咖啡,根据冲泡条件的差异,采用红黄绿灯标示系统:
- 红色:每杯咖啡因总含量≥200毫克。
- 黄色:每杯咖啡因总含量100-200毫克。
- 绿色:每杯咖啡因总含量<100毫克。
咖啡掺假的历史
咖啡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历史上不乏掺假和假冒的行为。从19世纪开始就有明确的记录,黑心商人与执法者/食品专家之间的斗法持续了数百年,掺假手法层出不穷。
源头:菊苣
1820年代,德国化学家阿库姆在伦敦成为食品打假专家的先驱。他发现伦敦的研磨咖啡粉中掺入了烤过的菊苣粉。菊苣粉是菊苣植物的根部,富含淀粉和糖类,烤干磨碎后可以增加咖啡粉的体积。为了使颜色更接近咖啡,还会加入黑糖调色。这种掺假手法在19世纪的英国非常普遍。
粮食和根茎淀粉
咖啡掺假的主要手段是添加各种粮食或根茎淀粉,如小麦、大麦、橡实、杏仁、玉米、蒲公英根等。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甚至推广使用橡实制作的代用咖啡。
豆类和种子
另一种掺假方式是使用各种豆类或种子,如大豆、绿豆、鹰嘴豆、棉籽、羽扇豆籽等。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大豆制作的“假”咖啡在南方阵营非常流行,被称为“林肯咖啡”,因为南方人认为这是林肯造成的物资短缺的结果。
其他掺假物质
近年来,越南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出口国,但也出现了令人震惊的掺假案例。有不法商人回收旧电池,取出电池芯粉,甚至掺入泥土和石粉,再与劣质咖啡豆混合,制成黑心咖啡粉销往各地。
结论
综合来看,适量饮用咖啡对健康有益,可以降低死亡率、预防糖尿病、保护心血管和肝脏,同时还有助于社交和提升心情。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2杯,注意咖啡因的摄入量,并选择合适的饮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