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末日期权”交易升温,英伟达期权占比过半
美股“末日期权”交易升温,英伟达期权占比过半
近期,美国期权市场掀起一股“末日期权”热潮,英伟达(NVIDIA)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个股之一。这种临近到期日的期权合约,以其高杠杆特性吸引着大量投资者入场博弈。然而,在这场看似诱人的投资游戏中,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需谨慎对待。
什么是“末日期权”?
“末日期权”顾名思义,是指临近到期日的期权合约。从狭义上讲,可以是当日到期的期权合约;广义上则包括当周到期的期权合约。每个期权合约都有一个固定的到期日,可能按季、按月、按周,甚至在某些标的资产上,一周可以有多个到期日。大多数追踪美股的周期权,通常会在每周五到期。
“末日期权”具有两大显著特征:
高杠杆性:末日期权具有高杠杆效应,这意味着即使只有小额投资,也有获得较大收益的潜力。以一张2023年9月15日到期、行权价$273.33的TSLA看涨期权为例。在9月10日时,这张期权的内在价值为0,时间价值也所剩无几。但在9月11日时,随着特斯拉正股价格上升10%,该张期权的价格大涨1457.50%,这正是高杠杆带来的巨大盈利潜力的体现。
高流动性:末日期权因其能够利用短期市场的快速波动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它的交易量在期权市场中占比越来越高。自2016年起,末日期权的交易量就持续增长,在美国一些热门股票期权的交易中,末日期权的交易量占到了一半;而在SPX指数期权交易中,末日期权交易高达68%。
英伟达为何成为“末日期权”新宠?
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AI芯片制造商,其股价走势一直备受关注。近期,该公司股价出现剧烈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操作空间。根据富途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英伟达的期权交易集中在70美元到195美元之间,交易量异常活跃。
英伟达成为“末日期权”热门标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AI领域核心地位: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英伟达的GPU在训练和推理任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股价波动剧烈: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英伟达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例如,在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演讲未达投资者预期后,英伟达股价重挫,截至1月16日,该股五连跌,自1月6日创纪录新高以来累计跌幅达12%。
市场关注度高:作为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英伟达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从即将发布的Blackwell芯片到与竞争对手的较量,每一个消息都可能引发股价波动。
“末日期权”的风险警示
尽管“末日期权”具有高杠杆性和高流动性,但其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投资者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风险:
市场不确定性:末日期权对市场波动极为敏感,隐含波动率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期权价值产生较大影响。这种高波动性和敏感性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使得期权的最终价值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流动性风险:虽然末日期权通常具备高流动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深度价内或深度价外的期权,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降低的情况。这在平仓或对冲时可能会带来困难,增加流动性风险,导致买卖价格的扩大和交易量的减少。
专业性要求高:末日期权的交易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于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来说,盲目参与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市场专家提醒,虽然“末日期权”提供了诱人的投资机会,但投资者也需警惕潜在的巨大风险。在参与此类高风险投资前,建议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策略,并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方能在资本市场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