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留耕堂:八百年古建里的岭南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7: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留耕堂:八百年古建里的岭南文化瑰宝

“不到留耕堂,不算到沙湾。”这句在当地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留耕堂在沙湾古镇的地位。作为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留耕堂不仅是何氏家族的祖庙,更是一座承载着八百年历史沧桑的文化瑰宝。

01

历史溯源:八百年的沧桑见证

留耕堂,又名何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比广州陈家祠早了180多年。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建筑,见证了沙湾古镇八百年的历史变迁。

据史料记载,留耕堂几经毁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扩建而成。经过多次修缮,留耕堂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岭南建筑特色,被誉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

02

建筑艺术:精妙绝伦的岭南瑰宝

步入留耕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山门。门面宽达20多米,六角形大石柱与圆形木柱交错排列,支撑起五条檐梁。檐梁上精美的木雕,历经数百年沧桑仍清晰可辨。

进入拜庭,28根粗壮的木柱撑起广阔的空间,山墙以牡蛎壳砌成,别具一格。屋脊由两座硬山山顶构成,形似字母“M”,极具视觉冲击力。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留耕堂的雕刻艺术。檐梁下的33幅透雕图案栩栩如生,“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吉祥图案,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六架梁上的玲珑透雕,以飞龙舞凤为主题,更显庄重典雅。

03

文化传承:广东音乐的发源地

留耕堂不仅是何氏家族的宗祠,更是广东音乐的重要发源地。这里走出了“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他们创作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曲目,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

象贤堂曾是象贤私塾,是何氏子弟读书学习的地方。何氏家族重视教育,设立“祖荫”制度奖励学子,培养出众多文武英才。自南宋以来,沙湾何氏子弟高中进士8人,举人近50人,彰显了家族的荣耀。

04

保护与活化:让古建筑焕发新生

近年来,留耕堂经历了两次大规模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建筑的原貌。月台上的15块明式石雕,因风化严重,采取了原址保护措施,周围种植盆栽,既美观又减少了人为损坏。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留耕堂的文化价值,这里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沙湾古镇举办,留耕堂成为展示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捧银”是沙湾何氏的传统敬老活动,始于清雍正时期的“饮锦”敬老宴。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从“聚宝盆”中捧取金银,寓意添福添寿。这一传统至今仍在延续,成为留耕堂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耕堂,这座承载着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不仅见证了沙湾古镇的变迁,更凝结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如今,它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世人面前,诉说着岭南大地的悠悠岁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