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爬”走红背后:爬行锻炼真的能治腰突吗?
“鳄鱼爬”走红背后:爬行锻炼真的能治腰突吗?
近日,江苏苏州一老年健身团队在公园练习“鳄鱼爬”的视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团队成员戴着手套,四肢着地,像鳄鱼一样慢慢往前爬行,动作整齐划一,令人印象深刻。这一独特的锻炼方式不仅引发了网友的好奇,也引起了医学专家的关注。
爬行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福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近年来,爬行锻炼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运动方式,逐渐受到关注。那么,它是否真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呢?
从医学角度分析,爬行锻炼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减轻腰椎压力:人在站立时,脊柱需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而爬行时脊柱的压力会显著减少。这种体位变化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的压力,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增强核心肌群:爬行动作能够有效锻炼腹部和背部肌肉,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强化核心肌群有助于改善症状,预防复发。
改善血液循环:爬行时身体呈水平位,有利于改善腰部的血液流动,促进组织修复。
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
虽然爬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一定益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适用人群:
- 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期患者
-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 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适度的运动强度
禁忌人群:
- 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爬行状态到站立状态的转变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 肩关节、膝关节等有损伤的患者
- 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需谨慎选择
如何安全进行爬行锻炼?
选择正确的姿势:
- 保持腹部紧贴地面,四肢尽量伸直
- 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扭转
- 可以模仿动物爬行的方式,如狗爬式
控制运动强度:
- 初次尝试时,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
- 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时间和频率
注意安全事项:
-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肌肉拉伤
- 使用手套和护膝保护关节
- 如感到不适,立即停止锻炼
专家建议:运动方式应因人而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欣表示:“爬行锻炼类似于动态的俯卧撑或平板支撑,对增强核心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有帮助。但不能单纯依赖这一种运动方式,应结合其他运动一起做。”
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综合病区副主任张亮也提醒:“市民朋友在选择运动方式时要全面了解可能带来的损伤,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才是最好的。”
结语
爬行锻炼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运动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确实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但是否适合进行爬行锻炼,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同时,正确的姿势和适度的运动强度是确保安全和效果的关键。对于不适合爬行锻炼的人群,可以选择其他更为安全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