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3儿童有便秘困扰,香港儿科专家详解四大解决方案
1成3儿童有便秘困扰,香港儿科专家详解四大解决方案
“儿童便秘问题,比想象中更普遍。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约有1成至2成的小学生和3成6岁以下的小朋友面临便秘问题。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是香港知名儿科医生林嘉仪在TVB节目《流行都市》中分享的观点。
林医生指出,儿童便秘的成因多样,包括饮食习惯、饮水量不足、缺乏运动等。她特别强调,很多家长认为便秘只是“上火”或“饮食不当”导致的短期问题,实际上,它可能反映出孩子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长期问题。
林嘉仪医生的解决方案
调整饮食结构
林医生建议,家长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例如,减少肉蛋类食物的摄入,适量添加红薯、南瓜、绿叶蔬菜及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同时,要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一杯温水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增加运动量
“运动是促进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林医生强调。她建议,每天至少让孩子活动3-4小时,可以是简单的户外游戏、跑步或骑自行车等。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抚触按摩、做操等方式帮助孩子促进肠道蠕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排便习惯对缓解便秘至关重要。林医生建议,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比如饭后半小时。同时,要创造一个轻松的排便环境,避免孩子因为紧张或害怕而憋便。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林医生推荐使用乳果糖,这是一种渗透性泻药,能够安全有效地帮助孩子软化大便。她强调,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用药。
家长的真实反馈
一位家长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家宝宝9个月大时就开始出现便秘,每次排便都哭得撕心裂肺。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益生菌、苹果山楂水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了饮食结构,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同时每天保证足够的运动量,情况才逐渐好转。”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我家孩子是混合喂养后开始便秘的,每天排出的都是硬硬的‘羊粪蛋’。我们尝试了开塞露,但效果不佳。后来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规律运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儿童便秘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林嘉仪医生建议,家长应及早关注孩子的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培养良好习惯等综合方法,大多数儿童的便秘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