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货 | 价值千金的管理工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6: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货 | 价值千金的管理工具

在企业管理中,掌握有效的管理工具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本文精选20种实用管理工具,涵盖管理对策、掌握人性、了解业务和人才培养四大领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制定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对策类

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使用场景:

  1. 艰难抉择瞬间
  2. 竞争对手分析
  3. 目标人才筛选

2. 狩猎模型

这一模型是由日本学者狩野纪昭提出,是一个经典的决策应用工具,当你脑袋混沌的时候,可以拿出来使用,反正我每次用它的时候,思考的速度都会从《安静》变成《忐忑》,专业术语叫:脑高潮。

用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工具非常美,它会帮你解决如何优化自己、优化工作、优化产品。

常见使用场景:

  1. 需求调研
  2. 工作、产品、自我优化
  3. 职业生涯规划

3. 八何分析法

八何分析法又称为6W2H模型。这是一个会帮你理清思路的绝佳工具,能帮人理清思路的工具其实也蛮多的,但是能理清的同时,又会让你知道自己能有几斤几两,并给你一个全面的指引,八何分析是唯一一个。

任何问题都可以套用这个工具,哪怕你要找到失恋的原因。

常见使用场景:

  1. 汇报工作
  2. 工作复盘
  3. 自我分析

4. STAR原则

所谓STAR原则,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STAR原则是结构化面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否做过其描述的职位及其是否具备该岗位的相应能力

常见使用场景:

  1. 关键沟通(聊天通用)
  2. 目标达成(恋爱通用)
  3. 制度设计(情书通用)

5. 时间四象限法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按照该法则,我们每天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事务,均可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衡量,基本上可以将事务分为四个象限: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常见使用场景:

  1. 你的时间管理
  2. 你的进度安排
  3. 你的人生抉择

掌握人性类

1.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通常情况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自己都是处在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而别人都处在中下层,别不承认,这是人性的弱点。 人总是过度自信,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你低估了别人在马斯洛金字塔上的位置,然后总是会认为别人只讲利益,别人的认知充满偏误,甚至敌人非蠢即坏。

这是一个严重的偏见,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所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需要你辩证地学习和使用。

常见使用场景:

  1. 大众需求分析
  2. 产品需求分析
  3. 个体需求分析

2.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有一个特别通俗的叫法:二八原则。近期它又有了个兄弟,叫做长尾理论。

虽然这个工具很简单,但它也很深刻地在提醒我们,我们打小精通汉语言文化,都知道的一个道理:所有虽然的铺垫,都是为了一个「但是」。

「但是」就是那个20%的少数,它让「但是」之前的话都变成了废话。

常见使用场景:

  1. 优秀员工培养
  2. 时间利用安排
  3. 管理本质理解

3. HCD模型

坦率说,我总是会把它念成 HDC 模型 (脑海中都是广告词... ...) 这个模型的重点就是展示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具体行动,模型中最顶层是愿景,最下端是行动

一般来说,在一家企业内部,从愿景到行动,要经过这三个层面:
1.公司层面:思考企业的使命、架构、价值观等;
2.部门层面:思考部门目标、胜任力、行事原则等;
3.个人层面:思考个人目标、个人能力、个人意愿等。

有了这个工具,以后再也别说分解不了目标。

常见使用场景:

  1. 企业目标制定
  2. 员工个人转型
  3. 项目内部分工

4. MECE法则

MECE,即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它的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每次我看到 MECE 法则的时候,都会想到《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唐僧师徒四人开开心心扛着经书匣子腾云驾雾,然后突然从天上掉到了水里,经书捞出来一翻全是空白。佛祖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九九八十一难,你们还少一难。

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最好解释。

常见使用场景:

  1. 做出关键决策
  2. 分析工作任务
  3. 管理工具整理

5. 六盒模型

六盒模型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组织诊断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盘点现状、展望未来,搭建起现实与未来的桥梁。

通俗的说,六盒模型就是一个组织的星盘

它有六个维度,分别是:

  1. 使命/目标
  2. 结构/组织
  3. 关系/流程
  4. 奖励/激励
  5. 支持/工具
  6. 管理/领导力

做组织发展可少不了它。

常见使用场景

  1. 新团队摸底
  2. 组织中调频
  3. 组织架构调整

了解业务类

1、BLM模型

BLM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中文名称叫做业务领导力模型 ,也译为业务领先模型。在咨询行业,IBM的BLM模型,可以和著名的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以及迈克波特的五力模型相提并论,是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

BLM模型从市场分析、战略意图 、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等八个方面,协助管理层进行经常性的战略制定、调整及执行跟踪。

常见使用场景:

  1. 制定目标
  2. 业务分解
  3. 编制确定

2. WBS模型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分解结构,指把一个项目或工作,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这是工作分解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HR,在分解业务目标的时候,记得用上WBS,别分解目标不到位就像为人父母,总是喜欢以“转学之后第一年不适应”为自家孩子开脱。

常见使用场景:

  1. 业务目标分解
  2. 业务流程梳理
  3. 业绩目标核算

3. BSC模型

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

常见使用场景:

  1. 绩效管理
  2. 能力评估
  3. 管理各类疑难杂症

4. GROW模型

这是辅导下属其了解业务、了解工作的万能模型。GROW模型,顾名思义,即“增长模型”,主要内容如下:
G:Goal
R:Reality
O:Options(or obstacles )
W:Will(or way forward)

常见使用场景:

  1. 教练技术
  2. 绩效约谈
  3. 晋升指导

5. SMART原则

SMART原则也叫目标管理原则,即:
S:Specific(具体);
M:Measurable(衡量);
A:Attainable(可以达到);
R:Relevant(相关性);
T:Time-based(截止期限)。

常见使用场景:不说了,太多了。

人才培养类

1. GAPS模型

GAPS模型,即Goal、Analyze、Problem、Solution的简写。

主要内容如下:

  1. 明确目标:业务目标、绩效目标等;
  2. 分析现状:业务现状、绩效现状等;
  3. 确定原因:工作环境与能力原因;
  4. 选择方案: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消除差距。

在用GAPS模型进行人才管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个模型的对象往往是曾经有着非凡业绩的员工或者高管,给他们做人才盘点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做过人才管理的HR,你们懂得。

常见使用场景:

  1. 人才盘点
  2. 员工绩效提升
  3. 人才梯队建设

2.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由柯克帕特里克博士于1959年提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人才培养和评估工具。

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1. 反应(Reaction)评估
  2. 学习(Learning)评估
  3. 行为(Behavior)评估
  4. 成果(Result)评估

这个工具会告诉所有管理者一个很朴实的道理,钱可以再赚,客户也可以再培养再寻找,但如果核心人才走了,那才是最伤筋动骨的

常见使用场景:

  1. 人才培养
  2. 培训评估
  3. 培训结果应用

3. 戴明循环

戴明循环又叫PDCA循环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查)
A:Action(调整)

德鲁克曾经说过:任何的优秀都要尽力争取,当你赢得了一个优秀,优秀的底蕴就会融入进来,会鞭策你赢得更多优秀,最终让你变得卓越。

PDCA就是让你变得卓越的最好工具。

常见使用场景:

  1. 工作部署
  2. 活动组织
  3. 任务推进

4. ADDIE模型

ADDIE模型主要应用于培训课程的开发阶段,为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开发培训项目,实施和评估培训效果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指导流程。

主要内容如下:
A:Analysis(分析);
D:Design(设计);
D:Development(开发);
I:Implement(实施);
E:Evaluation(评估)。

每次我用到这个工具的时候,都会觉得学生时代那些和你一起上课开小差、下课打游戏,却回回考试都名列前茅的人,很可能他们就是在ADDIE的每个环节都胜过我。

常见使用场景:

  1. 培训需求分析
  2. 培训课程设计
  3. 培训评估

5. KPI

KPI考核,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缩写,指的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作为管理史上最优秀的工具之一,它身上背负了太多它不应该背负的骂名,但是也没办法,因为用KPI的人实在太多,多到很难让你找不到它的一个缺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