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云龙法院调解团队揭秘:心理咨询如何化解家庭矛盾?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0: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云龙法院调解团队揭秘:心理咨询如何化解家庭矛盾?

近日,云龙法院调解团队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十年的家庭纠纷,调解员孙明慧和调解助理张蕴运用心理疏导和换位思考,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实现情感和解。

01

案件回顾:十年纠葛,一朝爆发

2014年,何某与朱某经媒人介绍认识,短暂交往后朱某怀孕。何某给付8万元彩礼,双方依照农村风俗举行结婚仪式,但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一个月后,朱某提出解除婚约,并表示孩子生与不生自行决定。此后,朱某独自抚养女儿。2024年,因经济困难,朱某诉至法院要求何某支付抚养费。经亲子鉴定,何某并非孩子的亲生父亲,朱某随后撤诉。何某及其家人认为身心及财产受到巨大伤害,遂向云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彩礼。

02

调解过程:心理疏导,换位思考

初步沟通:倾听与理解

调解助理张蕴首先联系朱某,将其引导至心理咨询室进行沟通。朱某表示自己当时年轻,对何某心存好感,但并不知道孩子并非何某亲生。她已于2014年8月10日向何某转账4万元退还彩礼。

调解员孙明慧联系何某时,何某情绪激动,表示无法接受孩子并非亲生的事实,对朱某充满愤怒,不同意与之见面。

心理疏导:认知重构与情感释放

面对何某的心理困境,孙明慧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情感聚焦疗法(EFT),帮助他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通过倾听和共情,孙明慧给予何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自由表达感受,并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同时,引导何某重新定义父亲身份,认识到养育过程中的情感联系比血缘关系更为重要。

换位思考:理解与沟通

在双方情绪得到缓解后,调解团队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朱某向何某道歉,调解团队则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双方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张蕴向何某及其父母说明朱某目前的经济困境,孙明慧则向朱某解释何某一家对孩子的疼爱以及得知真相后的巨大打击。

03

调解结果:和解与重生

经过耐心疏导和沟通,双方达成和解。朱某当庭支付1.5万元,何某及其父母表示理解。这起长达十年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04

案例意义:法律与心理的完美融合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充分展示了心理疏导在家事调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不仅解决了表面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帮助当事人解开了内心的“心结”,实现了情感上的和解与心理上的愈合。这种柔性处理方式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有助于修复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和谐。

云龙法院调解团队负责人孙明慧表示:“在调解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案件本身,更要关注当事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释放心理负担,增进相互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云龙法院调解团队将继续探索法律与心理的融合之道,为更多家庭带来和谐与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