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专家:高血压患者如何保持心态平和?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高血压患者如何保持心态平和?
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全球医院心血管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百强中排名第50位,其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协和医院的专家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还重视心理健康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不仅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保持心态平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指出,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种双向关系表明,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单纯关注生理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负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我效能,进而降低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例如,当患者面对病情时,可以尝试用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过度担忧和消极情绪的积累。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帮助患者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具体方法包括:
- 情绪日记: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分析情绪波动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
- 正念冥想:通过冥想练习,提高对当前时刻的觉察能力,减少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担忧。
- 社交支持:与家人、朋友或病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和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病情的过度关注。无论是阅读、绘画、园艺还是其他任何活动,只要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都是有益的。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建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
放松训练
协和医院推荐的放松训练方法包括: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简单的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降低心率和血压。具体步骤如下:
-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放松身体。
- 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
- 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慢慢隆起,感受空气充满肺部。
- 通过嘴巴缓慢呼气,让腹部慢慢回缩,感受空气从肺部排出。
- 重复这个过程,每次持续5-10分钟。
渐进式肌肉放松
渐进式肌肉放松是通过逐步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帮助患者达到全身放松的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放松身体。
- 从脚趾开始,逐步向上,依次紧张和放松每个肌肉群。
- 每个部位保持紧张状态5-10秒,然后放松10-15秒。
- 注意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
静坐放松
静坐放松是通过冥想和深呼吸,帮助患者达到内心的平静。具体步骤如下:
-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放松身体。
- 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 当杂念出现时,不要抵抗,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 每次持续5-10分钟。
患者故事
在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有一位高血压患者通过心理调节成功控制了血压。这位患者在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一度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认知重构和情绪管理的方法。通过记录情绪日记,他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模式,并学会了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病情。此外,他还开始练习腹式呼吸和静坐放松,每天坚持20分钟。几个月后,他的血压逐渐稳定,焦虑情绪也明显减轻。
专家建议
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心理调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持之以恒:心理调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
- 个性化方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 专业指导: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 综合治疗:心理调节应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保持心态平和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放松训练等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血压升高。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团队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