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锻炼比目鱼肌,预防跌倒风险!三个简单动作在家就能做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0: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锻炼比目鱼肌,预防跌倒风险!三个简单动作在家就能做

随着年龄增长,跌倒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比目鱼肌的强弱与跌倒风险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介绍比目鱼肌的功能、重要性以及三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帮助您预防跌倒,保持活力。

卫福部资料数据显示,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长者受傷住院和急診的主因;因此,平日就該訓練肌力預防跌倒。而在全身肌肉中,又以小腿後側深層位置的「比目魚肌」,和預防跌倒關係最大。

物理治疗师钟馨苇解释,一般人最在乎的“萝卜腿”,就是由浅层的腓肠肌所形成,而腓肠肌之下,更深层的肌肉就是比目鱼肌,因其形状看起来像比目鱼而得名。

此外,其功能型态也有所不同,相較於腓腸肌,比目魚肌的微血管密度高,內含豐富的粒線體及肌紅蛋白,被歸類為慢肌(Type I),屬於耐力型肌肉,因此訓練它更能有效強化久站、走路及慢跑等低強度活動。

人在行走时,使用比目鱼肌生成需要向前推动和前进的最后动力,这个推力决定我们走路的速度和步频,因此训练比目鱼肌,有助于增加行走时走得更快、跨得更大步。更重要的是,还能预防跌倒风险。此外,还可有效消除水肿,同时强化小腿肌力,降低肌少症的风险。

钟馨苇补充,评估是否有肌少症,可检视小腿围,男性小腿围小于34公分,女性小腿围小于32公分,即可能有肌少症的风险。更有研究指出,比目鱼肌可能是人类心脏衰竭健康状况的指標

有句话说:“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钟馨苇解释,受地心引力影响,血流最多的地方除了心臟,就是腿部。想让血液回流,必须透过小腿的肌肉收缩,就像帮浦一样,把血液往上打,所以才说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近期欧洲心脏病协会则指出,整条腿的肌力强壯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心衰竭的問題,顯示訓練腳力,有助於預防心衰竭。而近来流行的比目鱼肌伏地挺身,即为锻炼比目鱼肌的好方法。以下,钟馨苇将依据难易度,从基础到进阶,介绍3种可以有效锻炼比目鱼肌的动作:

3个动作锻炼比目鱼肌 踮起脚尖就能做

1. 基础版

锻炼比目鱼肌基础版。

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整个身体放松。脊椎摆正,双脚踩地板,踮起脚尖,脚跟用力往上抬,直到肌肉收缩的极限,维持3秒后放松。

一般而言,可以10下为1组,共做3组。不过,如果觉得做10下很累,也可以只做8下,次数都可根据个人状况调整。

2. 屈膝负重版

屈膝负重版仍需挺直脊椎。

屈膝负重版和基础版的唯一差别,是有无负重,可拿3~5公斤的物品平均放在双脚大腿上,一起用力往上抬,平均施力,才能同时训练到双脚比目鱼肌。

3. 躺姿抬臀版

这个版本增加了抬臀的动作,躺平采双脚屈膝姿势,双脚与肩同宽,屁股上抬至肚脐高度,接著,保持稳定并墊起腳尖讓腳跟往上抬。這個動作除了訓練比目魚肌外,也同時挑戰你的核心和臀肌。

比目鱼肌伏地挺身躺姿抬臀版比较容易做错,建议找专家指导。

这个动作有点像是小腹微缩,屁股发力,把下半身往上抬。做动作时,如果发现不是屁股发力,而是腰部发力,表示抬太高,动作错误代偿到腰部力量了。“这个动作的难度比较高,自己在家做,容易做错,建议找运动教练或物理治疗师指导。”钟馨苇总结,中高龄族群的复健与训练,首重功能性,其中之一是预防跌倒,因此平日务必勤加训练比目鱼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