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守护迎客松,黄山退伍军人的绿色坚守
14年守护迎客松,黄山退伍军人的绿色坚守
在黄山之巅,有一棵被誉为“中国第一奇松”的迎客松,它伸展着苍翠的枝丫,仿佛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在这棵千年古松旁,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守护着这份绿色的生命。
他叫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的一名守松人。每天清晨六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迎客松上,胡晓春便开始了他一天的巡查工作。手持放大镜,脖系望远镜,他仔细检查树皮、松针和枝丫的状况,查看防雷系统和支撑杆是否正常运作。每隔两小时,他就要进行一次例行巡查,夜间还要根据红外线防侵入报警系统信号随时起床查看情况。
“既要守好一棵松,更要守住一颗心。”这是胡晓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14年来,他每年有超过300天驻守在海拔1670米的玉屏峰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在他的守护下,这棵历经1300多年沧桑的古松,依然生机勃勃,傲然挺立。
在胡晓春不足10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迎客松日记》。从1995年至今,这些日记本记录了迎客松的生长状况、保护情况,成为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每当我提笔记下‘正常’二字,便是最欣慰的时刻。”胡晓春说。
胡晓春只是黄山生态保护大军中的一员。在黄山,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守护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秦志平是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瞭望哨防火小队队长,他所在的平天矼瞭望哨海拔1810米,是整个景区视野最开阔、责任最重的瞭望哨。每天,他和同事们都要在3.5公里的巡护路段上往返多次,微信步数常常接近3万步。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黄山风景区的54株古树名木长势良好,向来自全球的游客展示着中国的生态之美。据统计,2024年,黄山市共受理审查起诉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等涉林业刑事犯罪30件47人,立案办理林业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21件,起诉64件并获判决支持。
“80后”黄山风景区文化事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章静茹,是守护黄山文化的一名卫士。她所在的团队负责保护黄山的350多处摩崖石刻及碑刻。通过实施科学保护修缮工程,他们有效延缓了石刻的风化进程。
近年来,黄山市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机制。2024年,黄山市深化打造“林长+检察长”模式,通过建立定期工作会议机制,两级检察院与全市林业部门召开座谈会、案件会商会12次。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检察+碳汇”生态修复新路径,建立检察公益固碳基地5个。
在黄山市祁门县大坦乡,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带来了经济效益。通过实施“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防控技术,当地茶农实现了增产增收。据统计,2024年,黄山市茶园绿色防控覆盖率达90%以上,茶叶产量增长5%,品质显著提升。
如今的黄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更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在这里,每一位守护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片神奇的土地贡献着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