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时节如何养生?藏阳护肾是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9: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时节如何养生?藏阳护肾是关键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天文分界点,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这个时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冬至不仅是寒冷的极致,更是阳气萌动的开始。因此,冬至时节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冬至养生,要藏阳气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 “藏”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会“躲”

【一“躲”吃】
冬至多逢元旦佳节,但此时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躲”冷】
冬至天寒,人们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此时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躲”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四“躲”大汗】
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会晒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会吃

通过食疗滋补阳气是最受大家喜爱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具有滋补功效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鸡肉、韭菜可以温阳,鸭肉、猪肉可以滋阴。冬至吃羊肉培补阳气的好方法。在早晨喝一杯姜糖水,也有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

会睡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冬至养生,别忘护肾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如此可身体强健而益寿延年。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皆衰,易多病而早夭。冬季养肾气,还有这些方法:

搓后腰,养肾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
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少吃咸,益肾精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按摩耳,畅气血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方法:
①拉耳垂
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以发热发烫为度。

②提耳尖
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③摩耳轮
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常动脚,补脾肾

众所周知,我们的足部有很多益肾的大穴,所以,冬日常练脚,补肾又防老,大家快学一学。

方法:
①第一步:搓脚
双脚并在一起,让脚的内侧来回地搓,很快脚就会发热,这样可以刺激到足部的脾经和肾经两大经络,起到温补阳气,锻炼身体的效果。

②第二步:碰脚跟
两腿打开,两只脚打开一点点的距离,两个脚跟一起来碰。脚跟其实对应人的肾和泌尿生殖系统,也是人肾经的位置。

③ 第三步:碰脚掌
脚跟对住,前脚掌稍稍抬起。用脚的前脚掌内侧来碰,可以养护脾经。在碰的过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大根本我们都调节到了。

这是一组非常实用的练脚操,大家可以在每晚泡脚后做一做,不拘于时长,贵在坚持。

冬至食疗方

芝麻花生汤圆

材料:
芝麻100克,花生粒100克,糯米粉400克,糖浆适量。

功效:
健脾养胃,补肾益精。适合脾胃虚弱、肾精亏虚之人。

花生黄豆炖猪蹄

材料:
猪蹄500克,花生50克,黄豆100克,党参30克,当归20克,生姜3片,陈皮5克,料酒适量。

功效:
益气养血,养颜润肤。适合素体肺脾偏虚、气血不足之人。

天麻乌鸡汤

材料:
乌鸡750克,天麻30克,川芎20克,茯苓30g,生姜3片,红枣5枚。

功效:
滋养补虚,平肝熄风。适合平素体虚且肝肾不足,常有头晕、头痛之人。

健脾补肾汤

材料:
芡实10g,核桃仁10g,莲子8g,山药10g,猪骨100g。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小火慢炖1小时即可。1周1~2次。

功效:
健脾补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