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ICU烧伤患者,白蛋白补液会影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PK/PD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8: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CU烧伤患者,白蛋白补液会影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PK/PD吗?

严重烧伤患者在ICU中常常面临血流感染的风险,其中感染控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烧伤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但其在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可能因病理生理变化而异。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替代治疗对烧伤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K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简介

烧伤后,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影响蛋白结合药物的PK特性。白蛋白替代治疗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的一部分,可能通过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而影响药物的PK。本研究通过静脉微透析和动脉血浆采样,评估了白蛋白替代对烧伤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K的影响。

研究纳入了7例计划接受4.5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和200毫升20%白蛋白替代治疗的成年烧伤ICU患者,患者的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20%至60%。通过静脉微透析和动脉血浆采样,测定了治疗前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总和未结合药物浓度。研究发现,在白蛋白替代治疗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总药物浓度和未结合药物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0–8)均有所增加,但最大血浆浓度(Cmax)值在治疗前后相似。

患者基线特征

具体来说,白蛋白替代治疗前,哌拉西林的总药物浓度AUC0–8为402.1 (242) mg·h/L,未结合药物浓度AUC0–8为398.9 (204) mg·h/L。治疗后,总药物浓度AUC0–8增至521.8 (363) mg·h/L,未结合药物浓度AUC0–8增至456.4 (439) mg·h/L。他唑巴坦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治疗前后的总药物浓度AUC0–8分别为53.2 (27) mg·h/L和59.7 (32) mg·h/L,未结合药物浓度AUC0–8分别为54.5 (25) mg·h/L和64.5 (82) mg·h/L。

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白蛋白替代治疗前后,静脉注射4.5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稳态条件下血浆(总浓度)和微透析液(未结合浓度)中哌拉西林的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白蛋白替代治疗前后,静脉注射4.5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稳态条件下血浆(总浓度)和微透析液(未结合浓度)中他唑巴坦的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

PTA分析

在稳态条件下,0.5小时输注4.5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每8小时一次的PTA(药物靶点达成)图。(a) 哌拉西林50%fT>MIC的PTA,(b) 他唑巴坦50%fT>Ct的PTA,(c) 哌拉西林100%fT>MIC的PTA,以及 (d) 他唑巴坦100%fT>Ct的PTA。比较白蛋白替代治疗前(灰色线)和治疗后(红线)的药物浓度,模拟了500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浓度。水平线表示90% PTA的这点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替代治疗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总和未结合药物浓度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且Cmax值在治疗前后相似。这可能意味着在当前的治疗方案下,白蛋白替代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PK影响有限。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这些发现需要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此外,研究还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预测了给药方案对常见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治疗效果。模拟结果显示,目前的给药方案足以满足经验性治疗的需求,即使在白蛋白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既往研究表明,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炎症反应和代谢变化,可能影响药物的PK特性。本研究的发现与既往研究一致,提示在烧伤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中,需要考虑病理生理变化对药物PK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提供了白蛋白替代对烧伤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K影响的初步证据。尽管白蛋白替代治疗后药物浓度有所增加,但这种变化可能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白蛋白替代对其他药物PK的影响,并考虑在药物剂量优化中纳入这些因素。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应考虑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对药物PK的全面影响,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Beatrix Wulkersdorfer, Felix Bergmann, Lisa Amann, et al.Effect of albumin substitution on pharmacokinetics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injury admitted to the ICU,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Volume 79, Issue 2, February 2024, Pages 262–270, https://doi.org/10.1093/jac/dkad36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