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馆到商业水街:天府文化公园里的现代与传统
从美术馆到商业水街:天府文化公园里的现代与传统
成都,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正在以创新的方式延续其千年文脉。近期,位于市中心的天府文化公园成为了探索成都历史文化的新热点。该公园涵盖天府广场、东华门遗址公园、人民公园、祠堂街等多个重要历史文化遗址,通过一系列的修复和重建工程,重现了成都的历史风貌。无论是古代的城墙遗迹,还是现代的文化地标,这里都能让你感受到成都独特的文化魅力。快来一起探访这座集古今于一体的天府文化公园,揭秘千年文脉的故事吧!
天府文化公园:成都文化新地标
近期,成都天府文化公园的建设动态备受关注。根据《成都市城市更新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天府文化公园被列为14个重点更新区域之一,将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作为成都新的文化地标,天府文化公园融合了多个历史文化遗址,以艺术为魂,实现文化、产业、空间相融合,展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核心景点: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天府美术馆:芙蓉花开的艺术殿堂
天府美术馆是公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市花——芙蓉花。整个建筑形似一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于湖面,科技感十足。美术馆分A馆和B馆,每个场馆都有三层楼,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入内参观。美术馆旁边是一个漂亮洁净的湖,湖边设有步行道,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赏景、拍照,感受美术馆的超美建筑风格。美术馆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前面搭配昂首阔步向前的3个石雕艺术人,展现出成都人的生活与艺术感。
人文艺术图书馆:书山有路的阅读天堂
与美术馆遥相对望的是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层层起伏的书墙如同连绵的山峰,设计感十足。图书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杜甫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层层递高,营造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意境。馆内设有舒适的桌椅和电源插口,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量达80万册,设有读者借阅区域、少儿馆、生活美学馆、国学研习馆、成都文献馆、国际人文艺术交流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还配备了便利的借书还书设备,读者只需用身份证注册后,即可通过扫码免费借阅。
易园与蜀园:川西园林的精髓
易园以《易经》理论打造,被誉为园林界的天花板。园内建筑古色古香,充满川西民居特色,精致的盆景、小桥流水,营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蜀园则以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蜀风古韵为特色,主要建筑包括蜀音阁、蜀韵轩、蜀艺轩、锦上舫等,每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蜀音阁寓意蜀中妙音,暗合川剧;蜀韵轩是川剧艺术沙龙和文创平台;蜀艺轩则是现代化的多媒体川剧平台展示地。两园均免费开放,是体验川西园林文化和蜀汉风情的绝佳去处。
商业水街:现代都市的休闲空间
商业水街的建筑风格类似市中心的太古里,楼层不高,设有下层式广场。这里汇集了各种美食和小众文化体验,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水街的样式,非常像市中心的太古里,楼层不高,有下层式广场。有美食,有一些小众文化体验。
文化传承:巴蜀文明的当代演绎
天府文化公园不仅是成都新的文化地标,更是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四川作为文物资源大省,拥有65231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田野文物超过60%,石窟寺数量达2134处,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四川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立法、阐释、联合保护等措施,推动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天府文化公园正是这一文化传承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公园城市的文旅新名片
根据规划,天府文化公园将围绕“两轴两带、五区多点”的空间结构,打造“文、商、旅、居”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功能区。其中,“两轴”为东西向天府文化中轴和南北向都市级商业轴,“两带”为锦江滨水生态带和宽窄慢行体验带。公园将被划分为综合文化体验区、特色商业集聚区、文创产业拓展区、生态宜居配套区和锦江生态休闲区五大功能区。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天府文化公园必将成为成都文旅的新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成都天府文化公园,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新地标,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它不仅是一个文化公园,更是一扇窗口,让世界得以窥见成都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无论是艺术爱好者、历史迷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随着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天府文化公园必将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新的动力,续写巴蜀文明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