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秩序被打破:揭秘成年人的“秩序敏感”现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9: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秩序被打破:揭秘成年人的“秩序敏感”现象

"接受生活的无常。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

如果遇到以下几个场景,你会生气甚至情绪失控吗?

  • 提前计划好今天下班回去做饭,结果回家后发现停水了......
  • 做好了旅行攻略准备明天出发,领导却突然安排临时性任务;
  • 明明定好了9点的闹钟,却在8点的时候被快递电话吵醒;

如果你会因为这些事情感到生气、烦躁,并不是因为小气或执拗,而是你可能出现了"秩序敏感":一个人难以忍受某些认定的秩序被打破,对打乱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异常敏感。

一旦事情与自己的预期设定出现偏差,超出控制范围的时候,哪怕是件再小的事,内心也会因此变得混乱,甚至崩溃。

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却常被认为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如果"秩序敏感"严重,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进展,甚至危害人际关系。

成年人的"秩序敏感"主要有以下2种表现:

  1. 讨厌规则被破坏:难忍受那些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行为,比如:插队、在公共场合公放视频、玩游戏时不遵守规则

  2. 难以接受"变化":这里的"变化"可以被理解为:

  • 抗拒一切突发事件:比如人为的:爽约的朋友、下班前才通知的应酬;还有非人为的:某样物品突然损坏、飞机晚点、天气突然降温
  • 抵触打乱自己行为的人或事:比如你本来打算整理房间,但妈妈说了一句:"你这猪窝也不知道收拾收拾",你就不想整理了。因为你只能在自己想做的时候去做,而不能是因为被妈妈吐槽了才去做,这会让你失去秩序感
  • 对"不确定性"的厌恶:主要表现为"讨厌等待"和"模棱两可"。比如等面试结果的过程会很焦虑;和朋友计划出门玩,但对方一直说"随便"时会很烦躁;或者难以忍受暧昧,着急给每段关系下定义......

这些行为的本质,是一个人想获得确定的"安全感"。

其实,"秩序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只有安全需求被满足,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但"秩序敏感"是对"秩序"的过度维护。"秩序"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出于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建立的一整套复杂的生活框架。它会随着我们的成长,一点点发生改变。但对"秩序敏感"的成年人来说,这个框架是没有弹性的,任何破坏它的人或事都会让TA们感到极度不适。

这里再次强调,对"秩序感"的追求并没有问题。"秩序性高"也不是人格缺陷。相反,许多高秩序性的人,会有更高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计划,达成目标。但是,要当心过度的"秩序敏感",演变成一种自我攻击。同时,有些"秩序敏感"可能是被他人刻意激发的。当它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时,就需要想办法缓解,恢复内心的平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 去分辨是不是有人在刻意破坏你的秩序
  2. 重建对自我的认知,认识真实的自我: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允许失败,允许自己狼狈
  3. 接受生活的无常: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减少对生活的"应该化"思维,少要求自己应该做某事,多告诉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在摇摇晃晃中和一切共存,或许是一种更稳固的秩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