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瞄准研学市场
香港海洋公园瞄准研学市场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小游客与园内动物互动 香港海洋公园 供图
走进香港海洋公园南极奇观展馆,寒冷扑面而来,不同品种的企鹅与游客隔着半开放式的玻璃“亲密相对”,游客可以同时通过体感温度、视觉、嗅觉感受企鹅的生存环境……针对园内动物,香港海洋公园力求最大程度还原自然的生存环境,开展专业保育工作,在游客参观与动物保护之间形成更和谐的关系。
香港海洋公园行政总裁黄嗣辉日前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研学旅游是他们一直在重点关注和布局的市场之一,香港海洋公园在动物保育教育方面的优势成为他们开拓研学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和底气。
丰富研学旅游产品
香港海洋公园紧跟“绿色旅游”和沉浸式体验的趋势,积极拥抱创新,已经推出一系列成熟的研学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研学需求。
综合教育、游乐及文化交流元素,海洋公园整合了园内的参观资源及游乐设施,为游客尤其是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研学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保育讲座让参与的学生认识大自然和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动物的生存如何与环境息息相关。
针对不同的团体规模,香港海洋公园开发了不同的研学主题产品。100人以内的团体可以选择参与“海陆大步走”“雨林极地大步走”及“机动大步走”三大主题的探索活动,每个主题又针对初阶学生(3-11岁)及进阶学生(12-17岁)学习习惯及知识基础而推出不同的活动。如“雨林极地大步走”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热带雨林天地”及“北极之旅”展馆,从互动游戏中认识热带雨林、极地和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针对100人以上的研学团队,香港海洋公园专门推出“威威旅行团”“向极地出发”等动物及环境保育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动物教育示范及互动游戏,让参与的学生深入了解动物护理员的日常工作,从另一角度认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习从源头减废,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
香港海洋公园还关注到了游客的定制出游需求。游客可在活动的第二天到访香港的校园,参观最新的校园设施,并与本地学生和教职员交流互动,也可以选择到访香港不同的景点,来一场香港深度游。
突出保育教育优势
在香港海洋公园新近开放的“鳄园”展馆,栖息着一只在村屋院落中获救的非本地鳄鱼“百香果”,而这已经不是香港海洋动物园第一次承担动物救助任务。在“鳄园”,游客不仅可以探访这位全新的“动物大使”,也可以认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香港海洋公园倾力打造的 20 个动物栖息地,为游客开辟了与“动物大使”们亲密互动的空间。各个展馆内栖息着大熊猫、川金丝猴、小熊猫、狐獴、企鹅、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动物。在设施建设上,香港海洋公园也贯彻了动物保育教育的理念,力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参观环境;在每个动物展馆,都标注了动物的详细信息及濒危等级。
与内地相似景区比较,香港海洋公园在研学市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香港海洋公园是一家非营利机构,大部分工作都围绕动物保育和教育展开;其次在动物资源方面,大约有超过6000位“动物大使”居住在海洋公园,其中包括不少珍稀动物。目前公园为涉及九个不同物种的获拯救或被渔农自然护理署充公的动物提供悉心照料;再者,公园拥有一支具备国际认证的顶尖专业队伍,他们不断提升动物护理和兽医学的专业水平。
持续深耕内地市场
自1977年1月作为非营利机构开业以来,香港海洋公园已经成为世界级观光景点,紧密联结大自然和游客,并以不一样的娱乐体验、保育和教育工作,以及积极建立社区关系著称。自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于 2018年10月和香港海洋公园水上乐园于2021年9月开业,以及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于2022年7月开业后,公园已经成为综合的国际级度假胜地。
黄嗣辉透露,过去一年,内地游客持续增长,当中大部分为自由行游客,也有团队游客。“未来,研学将会成为海洋公园的一个重点主题。我们会善用园内多样化的环境与设施,不断为亲子、研学客群提供全方位且持续的活动,努力践行‘寓教于乐’的理念。”
“此外,我们还会积极参与大湾区地市教育局的研学实践基地的评选,推动香港海洋公园进入到大湾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体系。”黄嗣辉表示,“公园也会积极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不同策略作出宣传,包括到内地进行路演,加强与核心代理商、旅行社和电商平台合作,参与直播带货等方式的营销,更会积极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作,加大香港海洋公园研学课程的推广。”
除了研学旅游市场,香港海洋公园也在吸引更广泛的内地游客。“我们已经与多家内地旅游平台达成合作,推出了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出游需求。”黄嗣辉表示,“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新开放香港自由行城市的旅行社的合作,举办路演和展览,持续推广香港海洋公园。”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