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国资精准投资助力欧菲光绝境翻盘
合肥国资精准投资助力欧菲光绝境翻盘
合肥市国资委近期投资重点集中在多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欧菲光的表现尤为亮眼,自9月24日至11月12日,股价涨幅高达126%,成为市场焦点。合肥国资旗下的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欧菲光1.63亿股股份,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这笔投资三年账面盈利超过20亿元。此次投资不仅体现了合肥国资的战略眼光,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合肥国资的精准投资
2021年3月,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产业链,业绩和股价遭遇双杀,一度濒临死局。关键时刻,合肥招商部门的专家进行了百余场的商谈,形成了几十篇研报,最终与欧菲光达成了合作。两家合肥国资企业——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合肥合屏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欧菲光22亿元。
这笔投资对于处在悬崖边上的欧菲光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此后,欧菲光将光电光学产业基地建在了合肥,总投资超100亿元,也为合肥带来了产业集群效应,其中车载摄像头产品补齐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欧菲光的绝境翻盘
在合肥国资的加持下,欧菲光迎来了转机。2023年8月,华为推出了Mate60系列手机,欧菲光成为该系列的手机摄像组主要供应商,此后悄然实现业绩反转,起死回生。
2020-2022年,欧菲光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20亿元、26亿元,52亿元。2023年终于起死回生,开始盈利,今年以来,欧菲光业绩持续增长,根据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72亿元,同比增长33.76%,归母净利润4711.92万元,同比增长115.74%。
合肥国资的投资哲学
合肥国资的投资模式备受关注。其核心是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通过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利用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项目成熟后,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转投其他产业项目,不断延伸拓展地方产业链条。
合肥政府招商部门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归功于其专业化的招商团队、精准的产业定位和科学的决策制度。首先,合肥政府招商团队从上到下都具备投行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一个基层招商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的知识,这使得他们与企业对话时能更加专业和高效,另外合肥大量聘请了知名企业家作为招商顾问,并建立了专家人才数据库,选择项目时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进一步提升了招商团队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其次,合肥在产业投融资方面有明确的定位和策略。合肥模式的核心是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通过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利用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项目成熟后,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转投其他产业项目,不断延伸拓展地方产业链条。
最后,合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制度,在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科学严密的调查论证后,还需经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主任办公会、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同意。通过汇聚各方的建设性意见,更大范围保证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产投模式的合肥样本
合肥国资的投资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11月,合肥的上市公司数量有84家,在地/市级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12名。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第三大晶圆厂,晶合集成2023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募资总额99.6亿元,成为安徽历史上最大的IPO,目前总市值已经超过500亿元。
合肥在产业、技术、人才、投资方面的创新战略,并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推动合肥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合肥GDP增幅高达80.95%,远高于南京、上海、杭州、宁波该数据增幅,可谓长三角城市群的“上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