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张晓圆教你科学减肥:这门必修课让三分之一学生减重5%以上
北大张晓圆教你科学减肥:这门必修课让三分之一学生减重5%以上
“减肥”这个话题,几乎人人都有话说。但真正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在北京大学,有一门专门教学生如何科学减肥的课程——《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这门课程由体育教研部助理教授张晓圆主讲,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课以来,已经帮助众多学生成功减重。
课程简介:理论+实践的全方位指导
这门课程面向BMI超过25的学生开设,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减重的方法。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理论讲授(6学时):涵盖减肥原理、合理膳食与减脂饮食、科学健身与运动处方等关键知识点。张晓圆教授会详细讲解肥胖的成因、体重管理的原则,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计划。
运动训练(14学时):由专业教练指导,针对长跑、短跑、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体能项目进行训练。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帮助学生提升体能,消耗多余脂肪。
实践讨论(10学时):制定选课同学个性化减肥方案,以小组形式开展运动与饮食打卡,进行身体成分与体能监测。这一环节强调实践和反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创新教学:把课堂搬进食堂
这门课程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将课堂搬进了食堂。张晓圆教授会带着学生实地学习如何计算食物热量,让学生们明白“七分吃,三分练”的真正含义。
在一次食堂实践课上,23级本科生楼宇乾买了一份豆浆和包子作为早餐。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食物秤称量了早餐的重量,然后对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早餐的热量。这一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平时的早餐热量摄入过高。
另一位学生李珊则表示,通过课程学习,她改变了以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学会了根据食物成分调整饮食结构。现在,每次走进食堂,她都会不自觉地估算食物的热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的效果
课程强调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和饮食方案。山西学生侯晓阳原本就爱吃面食,经常“碳水配碳水”,一顿两大碗是寻常事。自上减肥课的第一日起,他便开始记录一日三餐、当日体重、运动时长,并比较每日每周体重变化。在一份他自2023年9月18日开始记录的密密麻麻的表格中,木耳白菜、豆腐鸡蛋、红薯玉米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另一位学生程露曾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包括跟随社交网站博主锻炼、采用“16+8”减肥法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在课程中,她学会了科学的减重方法,最终成功减重。
显著成效:最高减重30斤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许多学生都取得了显著的减重效果。据统计,三分之一的学生减重5%以上,最高纪录是一位学生减重30斤。除了体重的变化,学生们还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了体能,改善了睡眠和情绪。
张晓圆教授表示,科学减肥必须“管住嘴,迈开腿”,从均衡营养做起。她建议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少吃糖和盐,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饮水,节制饮酒。
这门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改善了体质,还引发了社会对科学减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人性化课程,帮助更多人实现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