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7: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来自何处一直是未解之谜。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科学家通过分析位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点的地球化学证据,揭示了该天体的真面目:一颗来自木星轨道之外(外太阳系)的小行星。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物种大规模灭绝(艺术图)。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发生于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消灭了60%以上的物种,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自1980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一灭绝事件由一个城市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造成。撞击将大量硫、灰尘和烟尘抛入空中,遮挡了太阳,导致气温骤降。
为弄清楚这个撞击天体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研究团队从3个地点获取了K-Pg岩石的样本,并将其与过去35亿年间其他8个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比较。
团队重点研究了金属钌的同位素。钌在地球岩石中极为罕见,且具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撞击天体具有这些同位素的混合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钌同位素可帮助区分起源于外太阳系(木星轨道之外)和起源于内太阳系的小行星。
约45亿年前,当太阳系由分子云形成时,内部区域的温度过高,水等挥发性化学物质无法凝结。因此,内太阳系小行星挥发物含量低,硅酸盐矿物含量丰富;而在更远地方形成的小行星则富含大量碳和挥发性化学物质。钌同位素在云中分布不均,这种异质性也会在小行星中保留下来。
研究发现,该撞击天体内钌同位素的情况与外太阳系碳质小行星非常匹配,而与来自内太阳系的硅质小行星不匹配。科学家此前认为,该撞击天体是一颗彗星,但最新研究结论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该天体的钌元素数据与彗星上的情况不符。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
热门推荐
8种波浪形态实战图解!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数浪 |0基础学投资
颈椎右侧硬包如何治疗
题型变化大,难度大,刷题没有出路!浙江2025物理首考的启示
国考和省考对三支一扶有什么优惠政策?
Windows 10共享打印机出现0x0000007c错误的解决方案
90年代留学美国:经历与挑战全解析
产品经理面试攻略:从公司研究到案例分析的全方位准备指南
如何歌颂爱情:写出打动人心的浪漫诗篇与动人故事!
香水可以喷腋下吗?正确使用香水的方法与禁忌
电气类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梦幻般的展厅,赛博朋克风格元宇宙展厅设计方案
国际货代流程详解与技巧分享
如何管理网络安全性应用
空气悬浮风机:引领节能减排的低碳时代
加力推进的增量政策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国家统计局答红星新闻:市场预期改善
警惕!身体的这4种信号,可能是你的肠胃在“求救”
质心与重心:别再混淆这两个物理概念!
马云:从英语老师到全球创业大师
DeepSeek 10 分钟快速上手!
8年后再看《欢乐颂》“五美”咖位天差地别,真红假红一目了然
如何在战略情报中巧妙利用开源情报
母亲节礼物:四种手工制作教程,让爱意满满
全国高考最新规定:这三类学生无法参加高考,成绩再好都没用!
副高职称评定条件流程全解析
凤冈卫健:“五个聚焦”推进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 提升群众健康幸福指数
中国刑侦剧回归现实主义
来自口腔科门诊医师的问答:谈谈种植牙的二三事
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Excel中dBm到W的转换方法详解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