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7: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来自何处一直是未解之谜。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科学家通过分析位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点的地球化学证据,揭示了该天体的真面目:一颗来自木星轨道之外(外太阳系)的小行星。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物种大规模灭绝(艺术图)。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发生于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消灭了60%以上的物种,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自1980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一灭绝事件由一个城市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造成。撞击将大量硫、灰尘和烟尘抛入空中,遮挡了太阳,导致气温骤降。
为弄清楚这个撞击天体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研究团队从3个地点获取了K-Pg岩石的样本,并将其与过去35亿年间其他8个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比较。
团队重点研究了金属钌的同位素。钌在地球岩石中极为罕见,且具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撞击天体具有这些同位素的混合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钌同位素可帮助区分起源于外太阳系(木星轨道之外)和起源于内太阳系的小行星。
约45亿年前,当太阳系由分子云形成时,内部区域的温度过高,水等挥发性化学物质无法凝结。因此,内太阳系小行星挥发物含量低,硅酸盐矿物含量丰富;而在更远地方形成的小行星则富含大量碳和挥发性化学物质。钌同位素在云中分布不均,这种异质性也会在小行星中保留下来。
研究发现,该撞击天体内钌同位素的情况与外太阳系碳质小行星非常匹配,而与来自内太阳系的硅质小行星不匹配。科学家此前认为,该撞击天体是一颗彗星,但最新研究结论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该天体的钌元素数据与彗星上的情况不符。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
热门推荐
门式起重机维护保养指南:日常保养与一二级保养要点
聂树斌终审判决书逻辑书的法理探讨与实践分析
稳扎稳打和转战四方,比较林彪粟裕的作战情况,这个结论有点意思
法律责任分析是什么
电路设计:稳压二极管的应用设计
哪些城市的交通服务台有专门的热线号码?
KRKPL第六周回顾:KZ十连胜领跑
精选班级口号合集: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学习热情
50条班级励志语录: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未来
彩叶万年青养护技巧与品种介绍
万年青饼干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地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这些指标有什么实际意义?
室内体育课安全指南:从场地设施到教师职责全方位解析
网站建设中,如何优化视觉效果?
坐着高铁去香港:跨境高铁“保姆级”攻略请收藏
一成功人士十大创业感悟带来的启示
电池充电器应该如何放置?放置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使用柔顺洗发水后还需要护发素吗?
小孩便秘吃什么最管用
一文掌握|圆锥角膜临床知识
撰寫期刊論文:投稿SCI期刊的7個訣竅
为什么人会出现幻觉
春笋能和豆腐一起吃吗?这些搭配需谨慎
卫生间毛巾架怎么放?装在这4个位置,好看又实用,建议学一学
如何选择蓝牙芯片或模块:成本、功能与市场需求的综合考量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原理与应用
贲门炎是什么引起的
延缓肾衰,推迟尿毒症最重要的基础药!3大降压王者
“六尺巷”故事的由来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