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咸宁市发布养老服务新措施,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引关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1: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咸宁市发布养老服务新措施,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引关注

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因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2024健康中国实践案例”。为持续优化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咸宁市民政局发布《咸宁市养老服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推出六项新举措,涵盖养老机构登记简化、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和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这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公共养老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领域的营商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保障。

01

简化登记手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新措施明确,养老机构登记将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准入门槛。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咸宁市还将为养老机构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包括线上办理、一站式服务等,让机构能够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

02

公立医院办养老,创新医养融合模式

咸宁市积极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融合新模式。通过推动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已有30家公立医院参与养老机构运营,提供床位2358张。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还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03

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提升照护能力

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咸宁市大力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新措施提出,将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同时,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照护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已建成护理型床位2000余张,有效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

04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为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咸宁市着力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增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同时,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余处,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05

创新运营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咸宁市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实行社会化运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参与运营管理。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降低了政府投入。同时,咸宁市还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质量评估体系,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06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咸宁市将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建立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

咸宁市此次推出的六项新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关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通过简化登记手续、创新医养融合模式、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举措,咸宁市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高效、优质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当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