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1型糖尿病研究发布,专家共识推动糖尿病精准管理
国内首个1型糖尿病研究发布,专家共识推动糖尿病精准管理
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作为国内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周智广教授及其团队在多个方向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糖尿病的精准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1型糖尿病管理现状研究
周智广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China Diabetes Type 1 Study,CD1S),这是国内首个大规模、多中心的1型糖尿病研究项目。该研究覆盖了全国七大地理区域的13家三甲医院,收集了2016年至2022年期间住院的4993例1型糖尿病患者数据,全面评估了患者的血糖管理、代谢控制和并发症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平均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0.7%。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的患者比例仍达41.1%,特别是在10岁以下的患儿中高达50.6%。在非新起病的住院患者中,60.7%的患者至少具有1个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断,而在病程≥10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9.2%。
这一研究为中国1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和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研究发现,CD1S项目将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计划在全国建立规范化的1型糖尿病门诊,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并探索更为精准的诊疗策略,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新共识
在糖尿病并发症管理方面,周智广教授与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彭道泉教授共同牵头制定了《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由31名代谢内分泌领域专家和36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历时1年余完成,已分别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及《中国循环杂志》正式发表。
共识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多个创新性建议:
扩大目标人群:首次将1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人群(青少年和儿童、≥75岁老年人、合并慢性肾脏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妊娠患者)纳入管理范围。
新增管理靶标:强调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的管理,首次将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列作为首要干预靶点。
引入新型药物:增加了PCSK9抑制剂、培马贝特等新型降脂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
优化治疗流程:更新了糖尿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策略和流程。
这一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诊疗流程,改善心血管结局。
糖尿病治疗的未来方向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糖尿病治疗正朝着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周智广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精准分型: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更精准地识别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多学科协作:血脂管理共识的制定,体现了内分泌科与心血管科等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关注特殊人群:从儿童到老年人,从合并慢性肾脏病到妊娠期患者,糖尿病管理正日益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
创新药物研发: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更多新型降糖药物和降脂药物将被开发和应用。
尽管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1型糖尿病的管理仍需进一步优化,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仍需加强,基层医疗能力仍需提升。未来,通过持续的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将更加精准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