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民众直呼“吃不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8: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民众直呼“吃不起”

近日,日本大米价格持续飙升,引发广泛关注。最新数据显示,日本10月份新米价格达到每60公斤23820日元,相当于每斤人民币9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轮价格上涨不仅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引发了对日本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深刻反思。

民生影响:超市限购,民众生活成本上升

在东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看到大米货架上仅剩寥寥几包大米,超市工作人员正在张贴新的限购通知:“每位顾客限购一包大米”。据超市负责人介绍,自7月份以来,大米供应持续紧张,尽管新米已经上市,但供应量仍然不稳定,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现在5公斤装的大米价格已经涨到了3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47元),比去年贵了将近1000日元。”超市负责人表示,“很多顾客都表示难以接受这样的高价。”

大阪市民吉田利广告诉记者,米价上涨叠加日元贬值,生活成本显著增加。“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家现在开始多吃荞麦面和乌冬面,尽量减少大米的消费。”吉田先生无奈地说。

价格上涨背后: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日本大米价格上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给端来看,202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去年夏季日本平均气温创下1898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导致大米空粒、小粒现象增多,产量下降。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2024销售年度日本大米产量降至730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18万吨。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本长期实行的“减耕令”政策。自1971年起,日本政府为维持米价稳定,开始实施稻田“减耕令”,通过补贴鼓励农民改种其他作物。尽管2018年安倍政府宣布废除该政策,但实际上对改种作物的补贴仍在继续,导致大米产量持续下降。据统计,目前日本大米年产量已从高峰期的1445万吨降至700万吨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访日游客激增和自然灾害预警也推高了大米需求。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访日游客数量达到疫情前的2.3倍,估算消耗大米5.1万吨。今年8月,日本气象厅发布“南海海槽地震”预警后,民众纷纷抢购大米,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

未来展望:价格或将继续高位运行

对于未来走势,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日本大米价格难以回落。尽管新米已经陆续上市,但供应量仍然有限,且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今年主要大米产区的新米价格较往年上涨20%-40%。

从长期来看,日本大米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政府的农业政策仍需进一步调整,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面对这一轮大米价格上涨,日本政府目前尚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有专家建议,日本应考虑调整大米生产政策,增加产量并适度进口,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价格稳定。同时,也有声音呼吁政府释放储备大米,以缓解当前的供应紧张状况。

这一轮大米价格上涨不仅考验着日本的粮食安全体系,也折射出全球气候变化和供应链波动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确保粮食供应稳定,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