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食品产业年产值超百亿,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龙海食品产业年产值超百亿,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近年来,福建省龙海区立足区域经济特色,以谋划食品特色产业链作为发力点,集中力量抓龙头、筑链条,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2023年被省工信厅列入“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和省城市发展“十优”区。今年1-3月,规模以上健康食品企业实现产值112.4亿元,休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谋篇布局,增强产业链动力
政策引导
制定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抓大、促强、引优、提质、强配套”的发展措施,并对企业扩大规模、新增新上、技改提升等10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园区串联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改造提升东园食品工业园、海澄食品工业集中区等传统食品产业基地,谋划引进万洋众创城、南溪湾创业园、璟沃产业园、保罗大健康产业园等四个标准园区,通过连片规划,将食品产业园区串连成线、成片。
招商引资
常态化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3月在成都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食品产业推介暨项目招商会,现场共签约38个项目,总金额65.7亿元。
强链补链,凝聚产业链合力
龙头引领
积极培育优质食品企业,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销分离等方式做大做强,海新食品、绿新食品分别入围“福建制造业企业100强”和“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
分类集群
分类培育产业集群,现有休闲食品产业集群、罐头食品产业集群、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食品机械产业集群。产品品种基本覆盖国家规定32大类、89小类的食品,印刷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多种产类蓬勃发展的食品产业体系。
开辟新路
鼓励食品企业向预制菜研发领域转型,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性强的预制菜精深加工企业,已有预制菜生产企业超30家,成功入选工信部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研究》报告。
搭建平台,激发产业链活力
创新平台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与江南大学、西安交大、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产学研共建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区共有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食品发明专利授权38件、实用新型专利730件。
销售平台
注重线上线下联动,助力企业展销产品、开拓市场,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龙海国际休闲食品博览会,三届现场签约订单共105.8亿元。
监管平台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建立BRC认证、HACCP认证、“一品一码”溯源体系等,全区食品生产单位已全部接入“一品一码”信息追溯平台,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监控。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分级分类监管,同时建设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包保责任体系,6268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已“落户”,发挥食安监管队伍作用,创新推出“点对点”联络机制,实现包保督导工作“问题必达、有所回应、闭环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