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乱频繁的古代社会,堆积如山的尸体该如何处理?说出来怕你不信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2: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乱频繁的古代社会,堆积如山的尸体该如何处理?说出来怕你不信

在古代社会,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常态。从秦汉到魏晋,无数士兵在战场上献出了生命。那么,这些战死沙场的士兵,他们的遗体究竟如何处理?本文将为您揭示古代战场尸体处理的三种主要方式。

曝尸荒野,风剥雨蚀

无论秦汉还是魏晋,只要是战争就免不了死伤,尤其是在正面交锋的冷兵器时代,对于很多没有甲胄的兵卒而言,战场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绞肉机,只要参战就注定九死一生。

最终能死里逃生的人,往往都会加官进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幸运,绝大多数士兵都会客死他乡。

就像杜甫在《石壕吏》中的描述一样:“死者常已矣,生者常戚戚”,死去的人永远不会复生了,但留下的人却要承受思念死者的悲伤。

大多数情况下,在一次场惨烈的白刃战过后,往往都会留下满山遍野的尸首。如果是在本国领土上打的保卫战,那么己方战死士兵都会得到妥善的安葬。

比较常见的情况,往往都会选择一块空地,然后由活下来的士兵挖一个大坑,将战友们的尸首就地掩埋。

当然,如果死在了敌国的战场上,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曝尸荒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他们的尸首会逐渐风化,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原因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再加上死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掩埋,所以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处理方法。

那些因战争过于惨烈,最终战死的士兵尸首,在没有条件掩埋的前提下,要么会被飞禽走兽啃食殆尽,要么就会在风吹日晒中慢慢消散。

直接焚烧,简单粗暴

烈火是毁灭万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一把火烧个干净,也是古代处理死亡兵卒的方法。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不及时处理掉他们的尸首,不仅很容易滋生大量细菌,还会引发传染病。

所以,每一次激战之后,都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处理,那些喋血于漫山遍野的尸体。

在焚烧尸体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将他们抬到固定地点,然后挖一圈隔离带,这样可以避免火势蔓延。

当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之后,刺鼻的气味会飘散至方圆几十里地,住在附近的老百姓都会关闭门窗。

有时候大火会焚烧几天几夜,当大火熄灭之时,一切都会恢复往日的平静。

等到过了几十甚至上百年之后,这片土地上面还会被种上庄稼,后世人根本不会知道,这里曾是古战场,更不会有人知道滋养庄稼的肥料,居然是阵亡兵卒的骨灰。

筑人骨塔,威慑心魄

当战争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参战双方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阵亡,为了消磨敌军的意志,并起到震慑的作用,死去兵卒的尸体还会被垒成“人骨塔”。

简而言之,就是将数不尽的尸首摞在一起,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种场面,无论是搭建“人骨塔”的一方,还是看到这座尸山的敌军,想必都会不寒而栗。

在古代社会,“人骨塔”又被称为“京观”,也就是将战死将士的尸首,摆成一个“京”字,借此警告敌军不要越雷池半步,否则这就是下场。

当然,相比于长平之战中白起杀降的做法,恐怕这还算是仁慈的。毕竟,当年白起是将几十万活着的赵军坑杀了,所以才会经此一战让赵国屈服了。

结语

在人类发展史上,几乎一直穿插着战争,无论是争权夺利,还是朝代更迭,似乎都离不开战争。

但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无数兵卒殒命,他们又是谁的儿子和丈夫呢?想一想“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不禁让人在不寒而栗的同时,又平添了几许悲凉之色。

古代王侯将相为了一己私利相互争斗,而这却苦了老百姓家里的男丁,正所谓“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不仅是战争的原罪,也是人性的丑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