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有哪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322216.aspx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的审查判断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证据审查判断方法以及证据采纳的基本标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中的证据运用。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1. 甄别法。甄别是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证据个体的真实性、相关性、合法性和证明力。司法人员需要依据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常识去辨别证据的资格,判断其是否具有证明力。

  2. 同一认定法。同一认定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或者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据此作出认定结论的方法。使用同一认定法的前提是证据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

  3. 比较印证法。比较印证法是指将若干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4. 对质。对质是在涉案的重要问题上说法矛盾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辩的方法。

此外,还有技术鉴定、侦查实验、逻辑思维方法等审查手段。

证据的采纳标准

  1. “关联性”标准。关联性是证据的自然属性,审查某种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关键在于它与案件事实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或因果关系。例如,如果一个鉴定结论证明原告送检的产品系伪劣产品,但这个送检样品是不是从被告处提取的、如何提取的却没有证据,那么鉴定结论证明被告销售伪劣产品致人损害就缺乏关联性,因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 “合法性”标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取证主体要合法。取证的主体必须是办理本案的司法人员、律师代理人。
  • 证据主体资格要合法。例如,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无鉴定资质的人不能做鉴定人。
  • 证据的表现形式要合法。比如证据的签名、印章、登记手续应符合程序手续或法定要求。
  • 取证的程序和手段要合法。比如司法人员不得一人取证;取证人证言时,应有向证人交待证人权利义务的记载;取证主体不能采取诱惑、胁迫、逼供或侵害他人隐私权而获取证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