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异地就医新规:2.38亿人次受益,跨省结算更便捷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5: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异地就医新规:2.38亿人次受益,跨省结算更便捷

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惠及参保群众2.38亿人次,减少资金垫付1947.25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了84.70%、26.71%。这一数据背后,是医保政策的持续优化和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

01

政策背景与进展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民群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2021年,在全面实现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启动了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90万家,实现每个县都有一家门诊慢特病定点医疗机构,累计惠及891.88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0.78亿元。

2024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0万家,较2023年底增长16.99%。其中,住院定点医疗机构8.04万家,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22.76万家,门诊慢特病定点医疗机构7.2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41.37万家。

  • 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持续优化: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1172.97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45.85%。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不断规范,备案办理时效不断提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备案和线上查询等功能不断完善。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破两亿: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38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84.70%。其中,住院结算1433.56万人次,普通门诊结算1.56亿人次,门诊慢特病结算909.65万人次,定点零售药店结算5945.08万人次。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参保群众垫付资金近两千亿元: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参保群众减少资金垫付1947.25亿元,较2023年增长26.71%。其中,住院结算1586.73亿元,普通门诊结算198.50亿元,门诊慢特病结算93.0亿元,定点零售药店结算69.01亿元。

02

民生影响

异地就医新规的实施,为患者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特别是对于门慢特病患者,新规的出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痛点。

2024年12月,所有统筹地区作为就医地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当月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2.03万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479.36万元。

以北京地坛医院为例,该院已开通普通门诊和普通住院的异地联网直接结算服务,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及肾透析治疗等门诊慢特病的异地直接结算服务。参保人完成异地备案后,需按参保地规定办理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及登记(备案)手续,才可享受门诊慢特病报销待遇。

03

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规要求各地合理确定跨省异地就医差异化结算报销政策,针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少于6个月、参保人异地就医需求多的地区,还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明确在做好基金运行风险评估的同时,及时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报销政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水平应与参保地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水平保持合理差异。

专家指出,异地就医新规的实施,标志着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改革从扩面服务转向优服务与强管理并举的新阶段。新规的出台,不仅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也为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医保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预计还将有更多门诊慢特病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同时,就医地管理将得到进一步强化,问题响应效率将大幅提升。这将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异地就医新规的实施,是医保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解决了群众就医的燃眉之急,更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医保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