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年迎新春:祭灶王、扫尘土,南北方习俗有差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年迎新春:祭灶王、扫尘土,南北方习俗有差异

今日(2月2日)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南方地区是二十四),因这天的重头戏就是祭灶,故也称“祭灶节”。在香港,与“小年”对应的说法是“谢灶”。“小年”是“大年”的序幕,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祭灶、扫尘、贴窗花、写春联……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

祭灶王

祭灶王,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民间以糖瓜、年糕、枣、栗等祭祀灶神,祈求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按照中国北方民俗,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老百姓用糖瓜作为贡品祭祀灶王爷。(新华社)

扫尘土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扫除干净,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为的是辞旧布新,迎祥纳福。

剪窗花

剪窗花、贴窗花是小年的传统,内容有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蟾等。

剪窗花、贴窗花是小年的传统。(新华社资料图)

贴春联

贴春联的民俗从明朝开始盛行,小年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写福字,春联妙语连珠,年味越来越浓。

谈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凡间诸事可以趁此不用讲究太多,因此婚姻嫁娶也不必特意选择良辰吉日。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小年当天,每个人都需要洗浴理发,寓意褪去尘埃晦气,开启吉祥如意的新年。

图为儿童观看民俗巡游。(中新社)

小年应节的七味小吃

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饺子

北方每个节日几乎都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粘糕

山东鲁西地区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粘糕以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软糯,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面花

小年,胶东沿海一带会蒸制“大枣山”祭祀灶神,还会制作团圆饼、寿桃、鱼儿果子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甘蔗和荸荠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甘蔗被看做灶王爷登天的梯子,寓意“节节高”,荸荠则取其福州方言谐音,寓意“好运从头到尾”。

米饼

广西等地有小年做米饼的习俗,以糯米粉为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压成圆形后蒸煮,有“团团圆圆”的美意。

爆米花糖

江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人们用麦芽糖、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小年各地风俗不同,小年的具体日期也不尽相同。除南北差异,各地“小年”时间也各有不同。你的家乡是哪天过小年呢?

本文原文来自点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