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春节申遗,中国非遗项目增至44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春节申遗,中国非遗项目增至44个
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中国春节民俗众多,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吃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春节是中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中国将继续认真履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同时申报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非遗项目,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国春节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对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主席南希·奥韦拉尔表示,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动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引人注目。这一次春节被列入非遗名录,春节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节日,人们都搜索过自己的生肖属相。
毛里求斯非政府组织代表姆内恩表示,毛里求斯每年都庆祝中国春节,春节是国家的公共假日,所以对他们来说,春节列入非遗的申请被通过,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立刻向毛里求斯方告知了这一消息。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单钢新表示,春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将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了更多的中国色彩。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