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的瑰宝之地
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的瑰宝之地
在东北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被誉为“百草之王”的神奇植物,它就是人参。而在中国,最负盛名的人参产地,当属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这里不仅拥有1500年的野山参采挖史和近500年的人参栽培史,更孕育出了独特的人参文化,成为中华医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年传承:长白山人参的栽培历史
长白山,这座横亘在中国东北的巍峨山脉,不仅是满族的发祥地,更是人参生长的天然宝地。早在1600多年前,先民们就开始在长白山腹地采挖野山参。公元1567年,长白山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人参,开启了人参种植的新篇章。
在长白山腹地的抚松县,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放山”习俗。每年秋季,经验丰富的“放山人”会深入山林,寻找珍贵的人参。这一传统采参习俗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现代人参产业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长白山人参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白山市作为长白山人参的主要产区,制定了“12357”人参产业振兴战略,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
为了确保人参的品质,白山市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落实28项人参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全市人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5%以上。同时,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参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建立了50亩种质资源圃,搜集各类人参种质资源195种。
在产品开发方面,长白山人参产业已开发出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生物制品5大类800多种产品。其中,人参皂苷、人参多肽、人参多糖等精深加工产品广受市场欢迎。特别是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人参小分子低聚肽,可被人体100%吸收,成为人参产业的又一重大突破。
文化融合:人参文化的现代传承
长白山人参文化不仅体现在历史传承上,更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抚松县,每年都会举办人参节,通过老把头节、开秤节、参王大赛、人参故事大赛、人参美食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人参文化。
位于抚松县的中国人参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人参主题博物馆,馆内设有“境·天地长白”“参·百草之王”“人·人形品贵”“科·继承发扬”“城·福泽永续”五大展区,系统展示了长白山人参的历史、文化、科技和产业成就。
在旅游开发方面,长白山地区推出了“人参之路”特色旅游路线,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人参种植基地,还能体验人参采摘乐趣,品尝人参特色美食。据统计,已有600多款人参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量达6万吨。
品牌建设:打造千亿级产业
“长白山人参”品牌价值已达190.48亿元,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榜首。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吉林省成立了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一体推进人参产业各项工作。
在品牌建设方面,吉林省注重高端市场的开发,不再局限于低端市场竞争。通过与新华社品牌工程合作,重塑升级长白山人参品牌,借助新华社品牌工程项目全方位传播,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预计到2029年,吉林省人参产业将实现全面跃升,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未来展望:千亿级产业的宏伟蓝图
面对未来,长白山人参产业正朝着千亿级目标迈进。吉林省计划到2028年底实现人参医药产业产值500亿元,到2035年底达到千亿级规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林省将从种植、加工、营销等多个环节全面发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长白山人参,这颗承载千年文化积淀的“百草之王”,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持续传承,长白山人参必将成为中国医药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