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阳台帖》亮相故宫,李白书法引热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1: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阳台帖》亮相故宫,李白书法引热议

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一件备受瞩目的书法作品——李白的《上阳台帖》。这件被誉为“诗仙”唯一存世书法真迹的作品,不仅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目光,更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议。

《上阳台帖》创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彼时李白与杜甫、高适一同游览王屋山阳台宫,前去拜访旧友司马承祯,却得知他离世的消息,不禁感慨、哀痛万分。于是借由王屋山的壮丽峻美之景,抒发对于司马承祯的怀念、崇敬,提笔以草书写下《上阳台帖》,全文共计25字,卷中笔画飞纵放逸、潇洒浑实。

从笔法上看,似有几分王羲之、张旭的意态,确实李白的书法,曾取学这2人,继承了顾盼盛情、畅达多变的势态,看文中的“太”字,结字向左欹侧,笔画弯曲灵动、浑厚苍茫,犹如奔跑的小人,生动有趣。

不过相比其他的晋唐书家,李白天真烂漫的艺术气息更为浓烈,笔势率性洒脱、浑雄大气,看似随性自由、奇异豪放,实则内藏法度,既保持全篇的和谐性,又展现了江河决堤般的跳宕险疾,一派雄伟辽阔之象。

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李白的书法才华,更凝聚了他与司马承祯的深厚友谊。司马承祯是李白的忘年交,曾多次与李白诗文唱和。李白在《上阳台帖》中写道:“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司马承祯艺术成就的赞美。

《上阳台帖》历经千年流转,从北宋宣和内府到南宋贾似道,再到明清多位收藏家手中,最终由张伯驹捐赠给国家。这件作品的流传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史。

值得一提的是,张伯驹为保护这件国宝不惜重金购入,新中国成立后又无偿捐献,体现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怀。正如他在《丛碧书画录》序言中所写:“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如今,《上阳台帖》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级甲等”文物,其价值早已超越了书法本身,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据专家估值,这件作品高达46亿人民币,每个字价值1.8亿元,足见其珍贵程度。

《上阳台帖》的展出,不仅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欣赏李白的书法魅力,更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件历经千年的书法瑰宝,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艺术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