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造像”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8: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造像”揭秘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一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正在悄然进行。在青州市博物馆对面的益都师范学校新操场扩建工地,施工的推土机推出一个土质与周围完全不同的洞口。青州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夏名采等人挖开浮土,发现洞里有石雕人像。经过进一步发掘,一个埋藏千年的艺术宝库终于重见天日:600余尊北魏至北宋时期的佛教造像惊艳问世,这一发现不仅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更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01

青州风格:多元文化的艺术结晶

这批造像中,最早的是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的作品,最晚的则刻于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时间跨度长达500余年。其中,北朝晚期的造像占绝大多数,尤以东魏、北齐时期最为丰富。

“青州风格”是这批造像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它融合了汉文化的审美与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北魏时期的造像更多是北方中原的跟随者,自东魏开始,山东样式的风格开始逐渐显现,大背屏的组雕造像极富特色,秀骨清像变幻出曼妙的曲线,背屏上方有飞天及宝塔,而下部则有双龙盘旋腾飞,这样特殊的组合方式和精致繁复的衣纹,正是青州之地曾受南方文化主导的重要例证。北齐时代,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已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几乎消失,而单体的圆雕造像面部大多丰满圆润。与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饰不同,北齐造像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饰都轻薄贴体,显露出健康优美的身段。这些佛像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很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02

改写东方美术史的杰作

这批造像不仅数量庞大、种类齐全,而且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其中一些佛像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它们的微笑被誉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了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牛津大学副校长、英国学术院院士罗森女爵士称这一发现是“改写东方美术史的重大发现”。

这批造像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它们展示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同时,这些造像也成为了青州乃至中国文化的骄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03

从窖藏到展台:一段尘封的历史

这批造像的出土,也揭开了青州龙兴寺的神秘面纱。考古人员在埋藏坑的南部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建筑基址,被认为是始建于南朝的龙兴寺遗址。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布局有唐代以前寺院的原始风貌。已探明的大殿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可以想见当年的宏大规模。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平面布局清楚、保存较好的唐以前的大型寺院遗址。

南北朝时期,青州之地属于南朝,青州龙兴寺便是南朝齐北海郡太守刘善明的私人佛堂。刘善明舍宅为寺,又经北魏、东魏的发展,到北齐时期,青州龙兴寺初具规模,被称为“东方之甲寺”。 唐武则天时改名为大云寺,开元年间始号“龙兴”。宋金之交,寺院因战火而日渐荒芜。到明洪武年间,青州府修建齐王府,寺院地上建筑荡然,龙兴寺从此消失。直到1996年10月,因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青州龙兴寺才被重新揭开神秘的面纱。

04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这批造像的雕刻技艺相当高超。集圆雕、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贴金、彩绘等多种技法于一身的造像表情、手势各异,显示出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巧妙的构图是龙兴寺造像的一大特色。莲瓣形的背屏上,高浮雕主尊佛像与二胁侍菩萨,或只雕出主尊;背屏上部飞天环绕宝塔或龙、宝瓶飞舞,下部主尊两侧遒劲有力的龙口衔莲花、莲叶、莲蕾形成胁侍菩萨基座,背屏空余部位浅浮雕或彩绘造像头光、身光、火焰纹等。随时间的推移,构图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少许改变。这种艺术形式将佛教经典的内容集中展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保留了较为完好的贴金和彩绘装饰。贴金用于佛像皮肤裸露处,表示佛为金身,也用于装饰纹样和饰品;彩绘在造像的运用上更为广泛,服饰的颜色和样式、装饰花纹等都要敷彩,在佛衣上更有彩绘或雕绘结合,表现佛传故事。彩绘与雕塑的完美结合,使造像更富有层次感,金与彩也使佛、菩萨的世界更神圣绚丽、充满生机。

05

结语:千年微笑,永恒的艺术

青州龙兴寺造像的出土,不仅填补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空白,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这些造像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展现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也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青州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成为青州乃至中国文化的骄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