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短尾蝮蛇现身上海公园,反映城市生态持续向好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1: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短尾蝮蛇现身上海公园,反映城市生态持续向好

近日,上海世纪公园惊现短尾蝮蛇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市民张先生发布的视频显示,当天傍晚,在世纪公园4号门附近,一条约一米多长的蛇正爬向草丛。这一幕虽然让张先生感到意外,但他也表示,这恰恰说明公园生态环境良好。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伟证实,世纪公园确实是他们监测两栖动物的地点之一,监测到蛇的存在并不意外。无独有偶,上月底,长风公园也出现了蛇类出没的报告。专家指出,夏季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而上海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这些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01

短尾蝮蛇:上海本土的保护动物

短尾蝮蛇,又名土公蛇,是上海本土的野生动物之一,也是河南省分布最广的毒蛇之一。其体型较小,通常体长不超过20厘米,但毒性强烈,属于血循环毒类。短尾蝮蛇的头部呈三角形,身体颜色多变,通常与周围环境相似,这使得它在野外非常难以发现。该蛇主要栖息在山区、丘陵地带,以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

作为上海的本土野生动物,短尾蝮蛇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害虫数量,是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实际上侵占了蛇类的栖息地。因此,蛇类出现在城市公园,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提醒人们: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家园。

02

生态改善带来野生动物回归

近年来,上海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统计,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多个公园都监测到蛇类活动,这反映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共青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等监测点也都记录到了蛇的活动。

专家表示,蛇类出现在公园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体现。上海是在长江冲积平原上形成的,原本就是蛇类的栖息地。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转好,各种鸟类、小动物的踪迹在市区内已不是新鲜事。蛇类的出现,虽然让一些市民感到恐慌,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的生态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03

遇到蛇类怎么办?

尽管短尾蝮蛇具有较强的毒性,但专家强调,蛇类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伟表示,爬行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见到人基本上就逃跑,除非它认为受到威胁了。因此,市民在公园遇到蛇类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扰它们,慢慢地远离即可。切勿自行拿棍棒驱赶或抓捕,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万一被蛇追赶,要曲线跑,一旦发生被蛇咬伤,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求助。专家提醒,如果被蛇咬伤,切记不要乱跑,以免加速毒素扩散。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及时就医并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04

平衡生态保护与城市生活

蛇类出现在城市公园,既是一个生态信号,也是一个管理挑战。一方面,它反映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管理和公众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家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巡查,设置警示标识,并开展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市民也应提高生态意识,学会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这不仅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更是为了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上海公园出现短尾蝮蛇的消息,既是一次生态教育的机会,也是一个提醒: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保护与我们共享这片土地的野生动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宜居之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