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5万元误转他人账户,法院调解促返还不当得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3: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万元误转他人账户,法院调解促返还不当得利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因转账错误引发的不当得利纠纷时有发生。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转账失误引发的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展示了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灵活性和效率。

2024年3月10日,原告陆某因朋友急需用钱,通过手机转账支付方式向朋友转款50000元。由于陆某在操作时较为着急,再加上被告王某的姓名与其朋友的姓名相似,陆某没有仔细核对便将50000元转给了被告王某。事后,陆某的朋友来电称未收到钱款,陆某这才发现转账错误。经核对发现,陆某与王某在几年前有过业务往来,因此在转账账户中存有王某的姓名和账号,再加上着急才导致转款错误。陆某立即联系王某希望其返还钱款,但王某一直拒接电话。最终,陆某为维护自身权益将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款及利息。

立案后,承办法官马学勇第一时间与被告进行了电话沟通,为其分析案件的法律关系,并积极为双方当事人进行疏导。最终,王某同意返还50000元。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居住,承办法官通过线上方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王某于调解当日一次性返还陆某50000元钱款,陆某放弃利息。

本案不仅维护了当事人陆某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展示出法院通过线下疏导、线上调解、微信送达等方式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得利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公民在转出个人账户资金时,要仔细核对卡号、姓名、开户行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转账之后应及时与收款人核对。如发现转错账,应立即与收款人沟通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相关证据,并向转账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选择报警,这些都可以成为起诉的证据。如收款人仍拒不退还,原告可以不当得利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款。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