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宁法院创新执行模式: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8: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宁法院创新执行模式: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2024年,周宁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789件、办结745件,执行到位金额高达1.88亿元。这一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周宁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多项创新举措。

01

善意文明执行:在法理与人情之间寻找平衡

在周宁法院的执行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起案件:被执行人张某因患癌症陷入经济困境,无法全额偿还债务。面对这一“执行两难”困境,执行干警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最终,申请执行人周某主动放弃部分债权,双方达成和解,这起历时13年的债务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让执行工作更有温度。周宁法院在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通过释法析理、促成和解等方式,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02

县镇村三级联动:让“查人找物”不再难

在另一起案件中,被执行人林某为躲避债务,五年来行踪不定。然而,通过周宁法院创新建立的“县镇村三级联动综合治理执行难”机制,执行干警迅速锁定了林某的行踪。原来,林某刚一回家就被执行干警“瓮中捉鳖”,不得不当场归还借款。

这一机制充分发挥了镇村工作人员和法治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有效解决了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这一老大难问题。据统计,周宁法院依托该机制,成功执结多起长期未结案件,让“纸上权益”真正变成了“真金白银”。

03

执破融合:为“僵尸企业”找出路

在处置“僵尸企业”皇港公司的过程中,周宁法院探索出了一条“执破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将执行与破产程序有效衔接,不仅成功清偿了国家税收债权,保障了普通债权人的权益,还盘活了近10年未有效开发利用的地块。

这一创新模式有效发挥了破产制度在完善市场主体拯救与退出机制上的积极作用,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周宁法院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破解了执行难题,更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其经验值得其他法院借鉴,共同推动我国法院执行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