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与萧珊:跨越时空的爱情传奇
巴金与萧珊:跨越时空的爱情传奇
1966年8月,巴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高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苦难历程。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巴金遭受批斗、游街,甚至被迫跪在碎玻璃上,身心备受摧残。然而,在这段最艰难的岁月里,有一个人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力量,她就是萧珊。
萧珊出身名门,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她完全可以选择离开巴金,保全自己。但她没有,她选择了坚守,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典当了衣物,只为让丈夫能吃上一顿饱饭。她忍受着无尽的屈辱和折磨,只为了让巴金能有片刻的安宁。
巴金曾回忆说:“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励。在那些年代,没有她在我身边,我绝对活不到今天。”萧珊的坚强和无私,成为了巴金在黑暗岁月中最温暖的光。
然而,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让萧珊的身体每况愈下。1972年7月,她被确诊为直肠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萧珊依然牵挂着巴金,她对女儿说:“你爸爸太累了,你多照顾他。”
萧珊的离世,对巴金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悲痛欲绝,甚至产生了随她而去的念头。在《怀念萧珊》中,他写道:“我多么想再看她一眼,可是我连她的遗容也没有看到。她死得很惨,一个人在医院里,最后几天她已经不能进食,只能进水,她多么想见我一面,可是他们不准。我多么想见她一面,可是他们也不准。我只能在心里呼喊她的名字。”
萧珊去世后,巴金将她的骨灰盒放在卧室的五斗橱上,每日擦拭,陪伴三十余年。他写道:“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他还多次申请安乐死,希望能早日与爱妻团聚,但未获批准。
巴金在《再忆萧珊》中深情地写道:“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她就没有我。她走了,我的一部分也走了。我常常想,要是没有她,我怎么能够活到今天?”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是那个时代的一曲动人赞歌。他们用一生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正如冰心所说:“巴金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位名叫萧珊的女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