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合阿希:让彝族英雄带在创新中传承
里合阿希:让彝族英雄带在创新中传承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有一件凝聚着彝族文化精髓的传统饰品——英雄带,彝语称为“都沓”或“尔活都沓”。它不仅是男子的荣耀标志,更承载着这个民族对英雄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赞美。近年来,随着第十三代传承人里合阿希的努力,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童年学艺到传承人
里合阿希出生在甘洛县嘎日乡一个世代制作英雄带的家庭。10岁时,她便开始跟随父母学习这门手艺。凭借过人的悟性和灵巧的双手,她在17岁时就已完全掌握了英雄带的制作技艺。
1993年,为了将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里合阿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乡镇计生员的工作,开设了自己的彝族手工服饰店“瓦吉瓦”。这家位于甘洛县步行街的店铺,不仅成为了展示和销售英雄带的窗口,更是传承这门手艺的重要基地。
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在里合阿希看来,传承并不意味着固守陈规。她深知,要让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
在制作工艺上,她依然坚持选用优质牛皮作为基底,经过清洗、退毛、裁剪和打磨等传统工序。但在此基础上,她开始尝试使用更多样化的装饰材料,如砗磲贝、兽骨、牦牛骨等,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加入了现代金属配件。色彩搭配上,她保留了彝族传统配色,同时根据现代审美进行适当调整。
这些创新不仅让英雄带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也使其在实用性上有了新的突破。如今,里合阿希制作的英雄带不仅在彝族重大节日和仪式上大放异彩,更成为许多年轻人日常佩戴的时尚单品。
传承之路的艰辛与希望
尽管里合阿希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彝族英雄带的传承之路仍充满挑战。现代化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都让这门手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里合阿希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她不仅广收学徒,手把手传授技艺,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比赛。同时,她也注重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她的女儿阿衣布娟,从小就耳濡目染,如今已成为一名出色的英雄带制作艺人。
2008年,彝族英雄带制作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升级为州级非遗项目,2023年更是跻身省级非遗名录。这一系列成就,离不开里合阿希的不懈努力。
未来的展望
面对未来,里合阿希充满了信心。她相信,只要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彝族英雄带这门手艺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她期待着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来,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里合阿希的故事,是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脉,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正如里合阿希所说:“这不仅仅是一条英雄带,更是一份民族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