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式冲锋枪的诞生:淞沪会战中的历史启示
日本百式冲锋枪的诞生:淞沪会战中的历史启示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期间。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阵地战,最终虽然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这场战役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我们对二战时期的日本兵的印象是人手一支三八大盖,还有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等经典武器,觉得他们在二战时期是没有冲锋枪的,其实不是,他们也生产了一款冲锋枪,叫做百式冲锋枪,但这个枪是在1935年才开始创造,到了1941年才完成了生产,不过这个枪多是配备在了太平洋战场和关东军里面,所以这个枪在华北不太常见。
百式冲锋枪
那关于日军是怎么想到要制造这一款冲锋枪的呢?这其实就与淞沪抗战有关,当时的日本在九一八之后,又对上海发动挑衅,而镇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对日军这种行为是奋起反击,随即爆发了淞沪抗战,当时的十九路军算是杂牌军中的精良部队了,同时战斗作风硬朗,部队大多都打过北伐战争
在和日军交火之后,一度打得平分秋色,十九路军手持“花机关”冲锋枪,也就是mp18冲锋枪,在上海的巷战中打的日军狼狈不堪,后来张治中的第五军也过来支援淞沪,第五军部队中的花机关冲锋枪更多,凭借此枪我们是占据了近战上风,在说一下花机关冲锋枪,这个枪是在北伐时期就引进到了中国,并大量仿造的。
后来日军基于在淞沪抗战中吃的亏,决定在原有MP18冲锋枪的基础上改造一把冲锋枪,可没等他们改造出来,就又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吃了中国军队手中的花机关的第二次亏。
后来日军终于研究了出来,但这个百式冲锋枪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在原来花机关的基础上还加了刺刀,同时子弹的供应和日军的手枪南部十四式相同,这些想法也只有日军能想的出来,正是源于这些奇怪的想法,导致这一款冲锋枪不会走的太远,即使弥补了火力上的不足,也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的节节败退。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