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核有毒?专家:需吃150粒以上苹果籽才可能中毒
苹果核有毒?专家:需吃150粒以上苹果籽才可能中毒
“苹果核有毒”这个说法,最近在网上热议。那么,苹果核真的有毒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话题。
苹果核与苹果籽: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苹果核和苹果籽是两个不同的部分。苹果核位于果实中心,由果心和种子(即苹果籽)组成。它通常呈坚硬的木质结构,包裹并保护着种子。而苹果籽则是苹果核内的小种子,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及微量氰化物前体——苦杏仁苷。
苹果籽中的苦杏仁苷含量及其毒性
苹果籽中含有苦杏仁苷,这是一种植物化合物。当完整的种子被破坏、咀嚼或消化时,苦杏仁苷就会降解为氰化氢。氰化物在历史上一直被用作毒药,它会干扰细胞的氧气供应,在足够高的剂量下,可能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吃苹果时需要特别小心。事实上,苹果籽外面有一层保护层,可以抵抗消化。只有当苹果籽被损坏(如被磨碎或咀嚼)后才会产生氰化物。因此,吞食几颗苹果籽不太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多少苹果籽会引起中毒?
那么,吃多少苹果籽才会引起中毒呢?一般成年人至少要吃150粒以上苹果籽才会中毒。根据不同品种,1克苹果籽中苦杏仁苷含量为1-4毫克,1克细碎或咀嚼的苹果种子可释放0.06-0.24毫克的氰化物。因此,吃150粒以上磨碎的苹果籽才可能致命,一颗苹果只有5-8粒籽,也就意味着嚼碎吃下20多个苹果的所有籽才可能中毒。苹果籽的确切致死剂量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体重、个体耐受性和苹果的类型。
其他水果核的安全性
不仅仅是苹果籽,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如桃子、樱桃、沙果、杏、梨、李子、枇杷等,它们的籽都含有苦杏仁苷(氰苷),在食用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吃到它们的籽。
专家建议
虽然氰化物有毒,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惊慌。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当植物细胞的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氰苷后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才有可能会引起人急性中毒。第二,氰苷也很容易去除。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故彻底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研究发现,煮沸可以除去90%以上的氰苷。所以,国际上通常建议不要生吃含氰苷的食物。第三,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果核就别吃了,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结语
综上所述,苹果核本身并没有毒,而苹果籽虽然含有苦杏仁苷,但需要大量摄入才会引起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过分担心偶尔吃到几颗苹果籽。当然,为了避免潜在风险,建议在吃苹果时去掉果核。同时,也要注意其他水果核的安全性,不要随意咀嚼或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