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两月中国外贸增13%,欧盟成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前两月中国外贸增13%,欧盟成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外贸总额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贸易顺差同比上升超过16%。其中,欧盟取代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达8746亿元人民币。本文将详细解析中国与欧盟、东盟、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贸易数据,并分析贸易顺逆差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国际贸易迅速回温,外贸的进出口业务对各国经济的贡献显著,特别是对于像新加坡、韩国这样高度依赖外贸的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全球贸易的复苏显著促进了全球GDP的增长。
今年3月,我国发布了1月和2月的贸易数据。根据海关的统计,2024年这两个月,我国的外贸总额达到了6.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3%,贸易顺差同比上升超过16%,出口增长依旧强劲,同比上涨了13.6%。
如果以美元计算,2024年初两个月我国的外贸总额达到了9700亿美元,接近一万亿美元,增长率接近16%,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接近20%。
最大贸易伙伴:欧盟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生了变化,欧盟取代东盟成为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与欧盟的贸易总额在这两个月内达到8746亿人民币,对欧盟的出口超过5800亿,增长超过20%,但从欧盟的进口则减少了2%。
提及2023年的数据,我国的GDP首次超过了整个27国的欧盟。欧盟去年的GDP总量略超过17万亿美元,而我国的GDP为17.72万亿美元,领先于欧盟。
东盟: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同时,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为8704亿元,与欧盟的差距仅为42亿元。对东盟的出口额为4800亿,出口和进口都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
东盟国家大多数正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些国家需要的工业原料和机电产品大多来自我国,尤其是越南。越南的外贸增长迅速,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但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仍然较强。
日本和韩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中日贸易额为3662亿元,中韩贸易额为3693亿元。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呈现逆差,进口额较大,这两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对这些半导体产品的进口需求极高。
中美贸易:最大贸易顺差来源
关于中美贸易,今年前两个月,中美贸易总额为7859亿元,约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2%。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834亿元,高于对欧盟的出口,而从美国的进口为2025亿元,贸易顺差约为3800亿左右。
我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音像设备、纺织品、家具家电、玩具、塑料制品、汽车、船舶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然而,也有一些高端产品,如航空器,全年对美出口额超过1000亿。
而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第一,农产品,例如大豆;第二,半导体及其零部件;第三,石油和天然气。美国的农业输出以其规模和低成本著称,半导体方面,美国企业占据全球市场的70%份额,显示其在此领域的强大优势。
我国还从美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全球第一的工业大国,对能源的需求巨大。除了美国,我国也从中东、俄罗斯等地区进口大量石油,美国因其页岩油的开发而成为全球石油出口国之一,因此我国也会适量从美国进口石油。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