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食管裂孔疝 vs 胃食管反流:症状区别与治疗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5: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管裂孔疝 vs 胃食管反流:症状区别与治疗指南

小张很多年前就有反酸、烧心的症状,有时伴有胸骨后疼痛,尤其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甚至出现呕吐。按照胃食管反流进行治疗后,仍不见好转。最近,小张的病又犯了,这次诊断后发现,他得的其实是“食管裂孔疝”。

鹤壁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病区主治医师李玲民解释道,食管裂孔疝和返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认识并区别二者,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人体胸腔和腹腔之间由一层扁平肌肉分隔开,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列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食管裂孔松弛扩大,导致胃、食管腹段甚至腹腔内脏经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就称为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有哪些症状

疼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于进食后0.5~1小时或就寝时发生,可呈轻微的烧灼样痛或强烈的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中或下1/3),可向上放射到背部两肩胛间。

反流、反酸

反流多在胸骨后烧灼痛或者灼热感发生之前出现,反流物一般不含食物,多以胃酸性分泌物为主,通常反流至食管下段,少数可反流到咽部或涌入口腔。

反胃

是指胃内食物在一系列复杂的非随意和随意肌反射作用下逆流入口腔,引起吞咽动作再咽下或吐出,在咽部和口腔内留有一种酸味或苦味,造成口臭和味觉的损害。反胃多在夜间睡眠中不知不觉发生,液体进入喉部可发生咳嗽甚至窒息。

打嗝

常见为持续性打嗝,因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进入胃内气体来不及吸收或排下,而以打嗝的方式排出。常因体位而异,平卧位、弯腰、蹲下、咳嗽、右侧卧位或饱食后用力吸气可以诱发或加重,而站立、半卧位、散步、呕吐食物或嗳气后可减轻,多能在1小时内自行缓解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方法

食管裂孔疝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胃食管反流,促进食管排空以及缓和、减少胃酸的分泌,须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是否有症状等具体情况,选择服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法。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不生病。很多人的消化道疾病都是长期饮食不规律、食物不合理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医生提醒,日常生活应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清淡忌辛辣、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熬夜,戒烟限酒,如发现有长期的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等症状和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