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右中旗:司法行政助力民族团结,2023年化解纠纷2348件
内蒙古科右中旗:司法行政助力民族团结,2023年化解纠纷2348件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司法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和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等举措,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普法宣传员正在宣讲。
近日,在科右中旗乌力格尔厅,普法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和《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并发放相关资料,引导广大妇女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加强妇女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理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志愿者为现场群众发放普法宣传手册。
科右中旗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赵艳丽表示:“今天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是想真正把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相关政策法律知识送到新业态劳动者身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更能增强大家遵法、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法律意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推动宣传活动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在科右中旗司法局巴彦呼舒镇司法所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借贷纠纷进行调解。来自巴彦呼舒镇杜日本格热嘎查的蒙古族农牧民国军将钱借给了同嘎查的汉族邻居孙某,但长期索要无果,又不想打官司伤了和气,便来到司法所,希望司法所可以帮忙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一番劝说和协商,在大家的见证下,二人最终握手言和,孙某向国军返还1万余元的借款。
工作人员帮助二人成功调解纠纷。
“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调解和帮助下,他及时还清了欠款,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国军说。
科右中旗司法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好“三分吸附法”,推进“援调对接”“四所一庭”联调联动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工作,实现了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为保障各民族群众团结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3年年初至今,全旗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28次,化解各类民事纠纷2348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3470余万元。
司法局开展理论知识学习。
理论宣讲、矛盾调解,仅仅是科右中旗司法局在日常工作中将普法宣传与民族团结有机结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科右中旗司法局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员普法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覆盖不同受众群体,有步骤、有措施的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并通过集体学习《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及统战相关政策,提升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民族团结与司法同行,让“石榴籽”别样红。
科右中旗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雪峰表示:“下一步,科右中旗司法局将继续发挥普法宣传优势,做好全旗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宣传工作,把建设‘法治中旗’作为各民族共有家园共同建设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有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