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古诗词里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1: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古诗词里的文化传承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赏菊赋诗、饮菊花酒、佩茱萸,寄托着对健康长寿的祈愿和对亲人的思念。在众多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01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习俗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

  • 登高: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 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02

古诗词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也是他脍炙人口的思乡名作。诗中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以“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点明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处境,每逢佳节更添思亲之苦。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通过想象兄弟们在家乡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反衬出自己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遗憾,情感真挚动人。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所作,通过描写重阳节与友人登高宴饮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描绘了重阳时节的自然美景,而“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欢乐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更是道出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豁达的胸怀。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则点明了重阳节的时节特征。下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描绘了赏菊饮酒的场景,最后“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以花喻人,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03

个人感悟

在这些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中,我最喜欢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以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重阳节最本质的文化内涵——思亲、思乡。王维在十七岁时就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句,令人叹服。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

重阳节的习俗和诗词,不仅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敬老人的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老年节”,提醒我们要时刻关爱老人,传承孝道。

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让我们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诗词提醒我们要慢下来,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