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治疗慢性肾病:从中药到针灸的全方位调理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治疗慢性肾病:从中药到针灸的全方位调理方案

台湾的饮食习惯多过度使用调味品,容易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长期累积伤害之下,容易有肾脏受损导致慢性肾脏发炎,按严重程度可能引发肾结石、肾水肿等慢性肾病,不可轻忽。而我们可以藉由定期的健康检查,透过监测eGFR或BUN来了解自身肾脏是否已经开始生病,另外,也可以藉由中药或针灸的调脉方式,提早预防肾衰竭。

当肾脏功能退化时,最担心的是当多余的代谢废物、电解质、水分及其他残留物质滞留在身体里面时,产生毒性反应。因此除了注意饮食习惯及排尿习惯以外,我们还能透过中医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肾脏功能的衰退,协助排出体内的毒素。以下介绍三种常见的治疗模式。

1. 使用利水中药

中医师会按照患者病况及体质,选择「清热利湿」或「温阳化湿」为两大类中草药。一般来说,若患者偏向感染急性病情导致的肾功能衰退,会倾向于清热利湿;而若是反复水肿或本身先天肾功能不佳的患者,会较考量用温阳化湿一类的中草药去呵护温养肾脏,进而提升肾功能,延缓肾脏老化。当然,若是急性发炎的病情已顺利度过,后续的保养也可以转为补养肾气,避免感染反复发作。这类的患者大多是工作时间长,无法定时补充水分及排尿的人。

2. 使用针灸刺激

藉由穴位的刺激,改善肾脏附近环境的气血循环,可以给予肾脏喘息的时间,肾脏有了修复的机会,随着治疗的进程,肾脏的能力逐步恢复并提升,可以给予肾病患者很好的生活品质。中医师会因为患者的阴阳升降给予不尽相同的治疗策略,在配穴上会经由诊断后才下针治疗,没有透过诊断的穴位刺激,有时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因此以下分享平诊时,患者最容易记忆并使用的穴位治疗策略。

  • 肾俞穴:腰椎第二椎横突,取张力较高的那一侧,可一路往下按摩到第四腰椎横突,放松较紧绷的腰大肌
  • 血海穴:膝盖内上方45度角一处略为凹陷处,按之酸胀甚处,取内侧张力大于外侧张力的那条腿
  • 三阴交穴:小腿内踝尖往上触摸明显凹陷处,按之酸胀甚处,取与血海同侧的小腿

3. 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主要以「限制蛋白质摄取」、「监控心血管疾病」、「限制磷摄取」这三方面为主。

  1. 限制蛋白质摄取,建议肾病患者每日摄取的肉类不超过4两(150g)为限。
  2. 监控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如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胆固醇。
  3. 限制磷的摄取:体内若磷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肾性骨病变、血管硬化、皮肤痒及副甲状腺的问題,因此需注意避免过食麦类食品、坚果食品、碳酸饮料的摄取。若不幸真的发生高血磷,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我们可以藉由中草药「珍珠粉」去摄取钙,进而有效恢复血磷的浓度。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