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动物性染色体大揭秘:演化背后的性别调控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动物性染色体大揭秘:演化背后的性别调控力量

动物性染色体如何决定性别?为什么Y染色体会退化?这些问题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最近,《自然遗传学综述》发表了一篇重要综述文章,通过整合国内外对各种物种性染色体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性染色体演化的复杂机制。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发现。

性染色体的进化更替

传统观点认为,性染色体的演化遵循一个固定的轨迹:从同形到异形,最终导致Y染色体退化。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许多物种的性染色体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一轨迹。例如,蟒蛇、某些蛙类和长臂猿等物种的性染色体并未出现广泛的重组抑制,也没有达到Y染色体完全退化的阶段。

研究发现,性染色体的演化可以被“重启”,即通过上游性别决定基因(USDG)或性染色体的“更替”来实现。这种机制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表面上重要的“主效性别决定基因”(如人类的Sry基因)就像英国女王一样,实际上并不具备决定性能力,只是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打破雌雄性腺发育之间的平衡。真正决定性别分化命运的是下游大量保守的涉及性腺发育途径的基因,它们通过形成类似于“议会”式的模式互相对抗。


图1 性染色体演化和性染色体颠换的经典模型示意图


图2 性别相关基因和性腺组织的进化

重组抑制和Y染色体退化

重组抑制是性染色体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在性染色体上,被抑制的区域不再进行基因重组,而抑制的程度和机制在不同物种中存在巨大差异。例如,人类的XY染色体对经历了至少4次重组丢失事件,可能是由于倒置。这种逐步的序列差异模式被称为“进化层次”,已在其他脊椎动物、蠕虫和植物中被广泛报道。

Y染色体进化的经典模型认为,由于清除有害突变和固定适应性突变的选择能力减弱,将会发生重组抑制,最终导致非重组Y连锁区域的退化。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可能更为复杂。例如,“监管”模型考虑了基因调控在性染色体间重组抑制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而“庇护”模型则提出,倒置包括那些紧密相连并负责各种性状的基因会得到青睐。这些模型都需要进一步的种群遗传模拟来验证。


图3 动物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系统


图4 重组抑制的新模型与研究系统

性染色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差异

在Y染色体失去大部分基因后,物种需要发展出新的机制来平衡剂量效应。全局剂量补偿过程与不完全(或基因逐基因)剂量补偿过程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全染色体拓扑结构的改变。这种拓扑可以通过基于序列或图像的染色体构象捕获方法(例如Hi-C)检测,被称为远程相互作用或拓扑关联域(TADs)。不同物种在三维核空间内通过不同机制实现这一平衡,进一步展示了性染色体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图5 剂量补偿进化和染色质特征

总结

本文总结了当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理解性染色体的演化和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性染色体进化的研究可能还将继续受益于对表观基因组调控的进一步了解。表观基因组调控和基因组功能三维认识的提高,也将使得性染色体进化的研究受益。新的证据表明,剂量补偿的扩散和Y染色体的退化都不是以逐个基因的方式发生的,而是可能涉及染色质结构的整体变化,通过三维核空间中的相分离来实现。各种基因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未来的跨学科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