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困扰?这10个穴位按摩助你安然入睡
失眠困扰?这10个穴位按摩助你安然入睡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除了考虑服用安眠药之外,也可以尝试按摩一些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失眠、帮助睡眠的穴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10个舒缓失眠状况的穴位,包括它们的具体位置、功效以及按摩方法。
助眠舒缓失眠、帮助睡眠的穴位分别位于:手、头部以及脚这3个身体的不同位置。以下说明不同助眠穴位的功效及穴位位置:
手部的失眠穴位:
1. 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与小指往下延伸的交界处,在豆状骨下方、肌腱内侧的凹陷处,按下时会有酸胀感。
功效:对神门助眠穴道时常按摩有镇静、安定心神效果,可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
按摩方式:用指腹交替揉按左右手穴道,每次约3-5分钟,感觉有轻微酸胀感即可。
2. 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的位置在掌骨旁约1.5公分处,将食指与拇指合拢时,虎口旁肌肉会微微凸起,最高处就是合谷穴。
功效:合谷穴可以调畅气血,缓解头痛、减少浅眠或不易入睡状况。
按摩方法:以另一手拇指指腹朝掌骨方向施力,以旋转揉按的方式按摩失眠穴位,按到有酸胀感即可,按压1分钟即可换边。
3.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中点往手肘方向两寸(约三指宽)处,用力握拳时,在两条肌腱之间会出 现明显凹陷。
功效:按压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缓解压力,帮助舒缓心悸、胸闷及浅眠等症 状,多按摩此助眠穴位也能避免睡醒水肿。
按摩方式:按压此安眠穴道同时轻轻转动手腕关节,可刺激穴位达到按摩效果,左右手各按摩3分钟即可。
贴心小提醒:除了按摩助眠穴道,也建议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失眠远离你。
头部的助眠穴位:
4. 百会穴
位置: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从两耳耳尖延伸向上与头部正中线交叉处。
功效:百会穴有众多经络交会,也称为“万能穴位”;按压此助眠穴位能促进头部气血循环,具有安神、缓解紧张、延年益寿、促进新陈代谢功效。
按摩方法:除了以拇指按压失眠穴位,也可用手掌心揉压头顶头皮,并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轮流按摩,每次按摩1分钟,一天可以按摩数次。
5. 耳神门穴
位置:耳神门穴位于耳朵上方的三角窝(耳内由上往下第1个凹陷)处,可以照镜子寻找穴位。
功效:按摩耳神门穴可以调节自律神经,有稳定情绪、帮助入眠的效果。
按摩方法:用指尖点按此安眠穴位,每次1-2分钟;或是贴上耳穴贴(耳豆),平 时就可以轻轻按压,有镇静安神的效果。
6. 安眠穴
位置:安眠穴位于耳垂后凹陷与枕骨下凹陷的连线中点处,也可以往耳后发际处寻找,乳突(骨头凸起处)往下后方延伸约1公分处就是安眠穴的位置。
功效:此穴道内有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按摩此穴道有调整自律神经的效果,能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失眠、落枕、烦躁不安等症 状。
按摩方法:以双手手指自安眠穴位向下滑动按压,每下约3-5秒,也可一并按摩穴道周围。
7. 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在脑后发际线上与枕骨下的交界处,将双手掌心贴向耳朵,大拇指由发际线向上摸,碰到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的位置。
功效:按压风池穴有缓解头痛、促进循环的作用,也对眼睛疲劳、干涩和视线模糊很有帮助,能提升睡眠品质。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指节按压,每次按3-5分钟,感觉助眠穴位出现酸胀感即可;也可以用温毛巾热敷此穴位,有促进循环的效果。
脚部的失眠穴位:
8. 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脚底前端约1/3处,将脚趾向下卷起时,脚底板的人字线会出 现一个凹陷处,就是涌泉穴的位置。
功效:涌泉穴也是黄帝内经中的足心,除了帮助消除腿部疲劳、缓解肌肉酸痛之外,还可以消水肿、改善头痛、安睡。
按摩方法:可以用手掌包覆脚尖,并以拇指画圈揉按此安眠穴位,两脚各按摩3-5分钟即可;也可以在晚上用温热水泡脚,刺激涌泉穴并缓解身体不适。
9. 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脚背,在脚拇趾与第二趾的趾缝往内一寸(约一个拇趾宽)凹陷处。
功效:按摩太冲穴可以安定情绪、缓解紧张、清除肝火,对治疗失眠、高血压都有帮助。
按摩方法:手握脚掌,用拇指按压助眠穴位,按住停留5秒,左右脚各按摩3-5分钟,按到有酸胀感即可。
10. 三阴交穴
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在脚踝往上三寸(约四指宽)处,按压时会有酸胀感。
功效:三阴交通常用来治疗焦虑、失眠、头痛和经痛,也是缓解疲倦感、保养子宫和卵巢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将4指向外、拇指在三阴交穴位处握住小腿,用拇指一紧一松的按压,也可以配合一些按揉的动作,感到有酸胀感即可换边,左右各按15分钟。
贴心小提醒:睡前1个小时用热水泡脚,能打开毛细孔促进散热,有调节体温、助眠效果~
失眠穴位按摩的方法说明及重点
失眠穴位按摩并非越用力越好,也不是越久越好,按压产生酸胀感的程度即可,刚吃饱也不能立刻进行按摩,饭后半小时或睡前按摩助眠穴位为佳。
按压
将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垂直向下出力按压,一开始力道不宜过大,可以慢慢加强力道,也需注意力道。
揉按
用指腹在穴位上小幅度的揉动画圈,有酸胀感就可以停下,休息10-30秒再继续。
点按
用指尖、指节、或按摩工具施力在一点上,点按的刺激性较强,力道应由轻而重。
也要注意指甲和工具不可太尖锐,以免弄伤肌肤。
贴心提醒:怀有身孕或其他疾病,自行按摩失眠穴位前应先询问中医师;若失眠状况在按摩后仍然没有改善,建议就医寻求专业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