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公园治理商拍扰序行为
北京市属公园治理商拍扰序行为
近年来,随着古装摄影和商业拍摄的兴起,北京各大公园面临着商拍扰序的困扰。从天坛到北海,从景山到颐和园,商拍团队的聚集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正常游览,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和文物保护的挑战。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近日出台新规,对商拍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2月13日,天坛公园,公园设置了多处提示牌。
12月13日,天坛公园,商拍摄影师(左)在给顾客看照片拍摄效果。
继故宫去年叫停商拍后,近日,北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公园纷纷设立了“谢绝商拍”“禁止商拍扰序”的牌子。
近两年,一些游客热衷于穿着古装来到公园古建筑打卡拍照。在皇家园林看到“格格”“阿哥”,有的游客觉得穿越感拉满,有的游客则认为,拍写真的人和商业拍摄团队经常占据经典机位“拍个没完”,影响了其他人的游园体验。
记者12月15日晚获悉,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治理商拍扰序行为,并界定哪些行为属于商拍扰序。各公园根据实际情况,对园中园、狭小区域、古建院落等重点区域实施“谢绝商拍”。
对此,专家建议,公园管理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加精细化,比如可以在特定时段、划定特定区域专门用于商业拍摄活动,既可以满足合理的拍摄需求,又能确保文物安全和游客体验。
北海公园设立商拍治理岗
12月11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海公园时看到,公园入园安检口、五龙亭、小西天等热门景点纷纷设立了“谢绝商拍”的牌子和围栏,明确“抵制揽客商拍”。广播也不断播放关于谢绝商业拍摄的内容。
在公园中,仍然可以看到穿着清代宫廷服饰的女孩儿,她们戴着“大拉翅”头饰,脖子上围着白色的“龙华”,互相给对方拍照。长枪短炮、全副武装的跟拍摄影师几乎看不到了。不过个别比较专业的拍摄者很像商拍摄影师,但由于和游客自称朋友,公园似乎也无法辨别他们的身份。
记者注意到,公园还在西天梵境的门口设立了专门的商拍治理岗,游客遇到违规的商拍行为可在这里投诉。岗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发现相关行为,他们会及时将商拍人员清退出公园。
为什么要谢绝商拍?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园接到了大量投诉,认为商拍人员经常霸占某个打卡点,更有甚者还会驱赶其他游客,干扰了其他游客正常游玩。另外,商拍人员经常带着大包小包,各种道具随意摆放,影响道路正常通行,还可能绊倒游客。“以前对于这类行为,我们以劝导为主,但效果并不好,现在禁止商拍后,相关的投诉也在减少。”
当日在景山公园入口安检处,记者也看到了告示牌。告示牌的表述是,“抵制揽客商拍,禁止商拍扰序。”和北海公园一样,景山公园的告示牌中也表示,作出这一规定的依据是《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该条款明确游人游览公园时,禁止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
天坛公园有专门人员巡逻
12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天坛公园探访。记者从天坛东门入园后,一路上看到了一些告示牌,明确“天坛公园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者个人进行现场化妆、换装、拍照、讲解等收费业务,游客请勿接受”。祈年殿内也设有多个喇叭重复播放广播,提醒游客不要在景区内与商拍人员进行交易。
不过在祈年殿广场仍然可以见到一些拿着专业设备、指导游客摆姿势的人员,地上放着装道具和服装的黑袋子。记者上前询问后了解到,部分手持专业相机的人员回答其确实为商拍人员,会为被拍摄者提供全套的化妆、拍摄等服务,收费从几百元到千元不等。
祈年殿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园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巡逻,发现疑似商拍的人员,确认身份后,会将相关人员进行清退处理。但因为天坛游客数量较多,同行游客之间互相拍摄的行为很普遍,难以准确分辨所有的拍摄行为。
来自河南的游客王女士支持“禁止商拍”,在她看来,反商拍意味着反对少数人长时间占据公共旅游资源。普通游客对照片的要求不是很高,简单拍照打卡留念,过程很快。但商拍可能导致普通游客要排队等待在打卡点拍照。
也有喜欢拍照的游客对全面禁止商拍表达了担忧。一位计划近期来京游玩的网友求助称,“如果这样的话,一个人来北京玩,又想在景点拍点好看的照片留念,该怎么办呢?”
记者注意到,天坛公园在祈年殿东门外、南门内设立了天坛AI旅拍自助拍照机,通过合成技术,游客在机器前可自动换上古装,以祈年殿等建筑为背景拍摄大片,据工作人员介绍,单张价格为29.9元,两张九折,三张八折。独自旅行的游客也可以拍出场景宏大的写真。
多个公园景区对商拍规定不一
在某社交网站,经常有拍摄团队和游客分享在公园拍古装照的机位和照片。除了北海公园、天坛公园,被推荐的还包括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先农坛等有古建筑的场所。
同时,网友还总结出了目前比较小众、但景色也不错的“宝藏公园”,包括大观园、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西海子公园、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同时,一些商拍团队也在向这些公园引流,使用在这些地点拍摄的古装写真照作为宣传。
对此,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了上述部分场所,询问自己租了古装后,花钱找摄影师去拍照是否被允许?其中一些景区的回复并非“一刀切”,表现出灵活性。
比如面积较大、游客量较少的西海子公园表示,在没有大型设备和盈利的情况下,允许游客付费带商拍摄影师进行拍照。恭王府工作人员的答复也比较灵活,称如果游客付费找摄影师,在没有反光板等设备、不影响其他游人的情况下,类似于朋友之间互相拍摄,不会特别加以制止。圆明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写真照片用于游客个人欣赏、留存,且跟随游客的并非摄影师、化妆师等多人团队,在没有“长枪短炮”的情况下,其实也类似于一个朋友给自己拍照。
但也有公园明确表示禁止。大观园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来园进行商业拍照需要经过公园许可。游客租了衣服来到公园,朋友用单反相机拍摄也不被允许。紫竹院公园工作人员说,公园的游园须知明确:未经公园许可,不得擅自从事电影、电视、广告、婚纱、艺术写真、教学等拍摄活动。
市属公园部分重点区域谢绝商拍
记者12月15日晚获悉,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治理商拍扰序行为,并界定哪些行为属于商拍扰序。各公园根据实际情况,对园中园、狭小区域、古建院落等重点区域实施“谢绝商拍”。
近期,不少商拍机构转战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市属公园,长时间揽客占道、圈地化妆换装、跟拍聚集,并有欺诈游客行为,对公园游览秩序产生影响,市民游客多次投诉市民热线要求治理。
为维护公园正常游览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市公园管理中心根据《北京市旅游条例》(第三十八条:景区对擅自摆摊、圈地和占点的经营行为,有权采取制止、劝离或者拒绝提供服务等措施)、《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禁止游人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等相关条款,对商拍扰序行为进行界定治理。
商拍扰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携带大量服装、摄影器材、营地车等道具和载具进入市属公园,长时间占道、圈地进行化妆、换装、跟拍、聚集等旅拍类的拍摄行为及因商业拍摄引发的其他扰序行为。
市属公园发现商拍扰序行为及时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联动属地执法部门联合治理。
另外,市属公园对园中园、狭小区域、古建院落等重点区域实施分区、柔性管理。“这些重点区域,公园将根据实际情况谢绝商拍。比如北海公园的五龙亭、西天梵境山门、小西天等。”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目前,游客普遍反映景点游览秩序更加顺畅,游览舒适度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公园将围绕商拍扰序行为,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强文明游园宣传和联合执法,在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积极探索疏堵结合的有效措施,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共同维护良好的游览秩序。
北海公园细化商拍管理规定
记者12月15日晚从北海公园获悉,该公园细化了管理规定,谢绝商拍不再“一刀切”。公园对谢绝携带入园的物品和谢绝商拍的重点区域予以明确。
北海公园表示,近期,大量商拍机构进入北海公园,出现了长时间揽客占道、圈地化妆换装、跟拍聚集等现象,对公园游览秩序产生影响,市民游客多次向公园反映要求治理。
在门区,公园谢绝携带打光灯、遮光板等摄影摄像器材入园,避免占路占道,影响其他游客游览;谢绝携带有明显商拍信息(商业logo、联系电话、扫码信息)、涉嫌在园内揽客的物品入园;谢绝携带大量服装道具(古装服饰、扇子、糖葫芦等)、运载工具(营地车、手推车等)入园,以免造成园内拥堵、聚集。
在园区内,公园采取分区管理的措施。对于园中园、疏散通道、游览道路、狭窄地段、游客密集、文物保护等重点区域,公园谢绝商拍行为,比如五龙亭、西天梵境、小西天等。
对于开放空间、活动广场等空旷区域,公园谢绝使用门区禁带物品的拍摄行为,谢绝长期占用景点拍摄取景行为。针对商拍扰序,公园坚持严厉打击。尤其针对呲活揽客、追逐兜售、摆摊设点、更衣化妆等扰序行为,公园将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将协同执法部门进行严厉打击。
北海公园表示,对于穿着古装游园的普通游客,正常拍照是允许的。下一步,在治理商拍扰序行为的同时,公园也将细化治理措施,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共同维护良好的游览秩序。
律师:公园管理方有权制定管理规则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沈腾表示,商业拍摄一般指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使用专业的摄影、摄像设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拍摄活动。商业拍摄通常具有营利性、专业性、计划性、持续性等特点,其可能会在公园内特定地点长时间占用场地,反复进行多角度拍摄,并且可能因为需要特定光线、场景等条件而对周围游客游览造成持续干扰。
沈腾指出,在园区进行循规蹈矩的商业拍摄行为并不会对游客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当前的商业拍摄行为大多存在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随意摆放道具、人员设备聚集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游客权益造成严重干扰。
“当商拍出现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等行为时,显然侵犯了绝大多数游客的权益。”他说,公园属于公共资源空间,所有游客都有平等的游览权利,商拍人员这种独占资源、干扰他人正常游览的行为,破坏了公园内公平共享的游览环境,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与心情。
另外,商拍人员随意放置道具,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甚至绊倒游客的行为,也损害了游客的安全权益与通行权益,增加了游客受伤的风险。“即使商拍没有出现上述极端行为,大量的商业拍摄设备、人员聚集在公园内,也可能会造成视觉上的拥堵与噪声干扰等。比如在颐和园等一些热门景点,频繁的商拍活动可能会使原本宁静优美的环境变得嘈杂混乱,破坏了公园整体的游览氛围,间接影响了游客对公园的整体感受。”
沈腾认为,公园管理方具有规定园区内不允许进行商业拍摄的权利。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游人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以及《北京市旅游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景区对擅自摆摊、圈地和占点的经营行为,有权采取制止、劝离或者拒绝提供服务等措施。
他说,公园管理方对园区运营秩序有权利也有义务制定管理规则。如果商业拍摄活动出现霸占打卡点、驱赶其他游客、道具随地乱丢影响通行等情况,公园基于维护自身正常管理秩序与游客游览权益的职责,可以对此进行限制。
沈腾认为,对于游客穿着古装或者新中式服装在古建拍摄以增加游园体验的情况,应倡导公园管理方秉持包容的态度。公园可以与相关文化机构、汉服社团等合作,例如可举办汉服拍摄文化节等活动,既让游客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创作,又能在拍摄过程中传播文化知识与礼仪规范,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与游园品质。
专家:公园应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商拍
在社交网络上,有摄影师表示,作为从业者会理性对待禁拍相关规定。该摄影师认为旅拍是新兴产业,目前缺乏良好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支持加强管理,希望相关部门介入,进行店面和摄影师登记,加强培训,但希望不要“一刀切”。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王应临认为,游客穿古装或者新中式服装在公园景区打卡,或者找摄影团队进行商拍,是近年来的新兴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居民对历史名园所营造的独特历史文化氛围产生了认同感和向往之情。这种对历史文化场所的偏好体现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欣赏、热爱。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她说,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商业拍摄活动是否会对文物古建筑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实践经验来看,商业拍摄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可能会对文物保护带来潜在威胁,比如对历史园林中的假山造景、传统墙体、古建筑外观、珍贵古树等文物的意外损坏,以及因频繁踩踏对公园绿地造成的破坏等。
在她看来,大规模的商业拍摄行为,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完整性展示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我的观察,商业拍摄往往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展示上,而将充满历史文化价值的环境仅仅作为陪衬和背景。拍摄者可能只取历史文化元素的局部特征,如标志性的红墙或传统园林水景,又或是将珍贵的文化遗产简单地作为虚化背景。这种片面的展示方式导致最终呈现的历史文化信息支离破碎,也并非拍摄的重点所在。”
王应临认为,北京的多家历史名园每天都承载着大量游客的参观需求,众多游客专程前来感受独特的古都文化氛围和弥足珍贵的皇家园林文化精髓。因此,如果大规模的商业拍摄活动干扰了普通游客的参观体验,从公园管理的专业角度来看,确实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她建议,公园管理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完全禁止措施。例如,公园管理方可以开放游客相对稀少的特定时段,或者划定一些游客流量较小、且文物保护要求相对较低的特定区域,专门用于商业拍摄活动。在具体管理措施上,可以实施更为科学的预约管理制度,比如每天限定接待一定数量的拍摄团队,譬如控制在10组以内,当预约名额用完即停止接待。通过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合理的拍摄需求,又能确保文物保护和游客体验。
同时,她建议对不同类型公园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管控。“当前,北京正在全面推进花园城市的建设工作,在这一背景下,郊野公园的建设质量、特色营造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她说,郊野公园通常占地面积大,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完全有能力承载适度规模的商业拍摄活动。在郊野公园开展的商业拍摄可能能够起到提升公园知名度和吸引游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