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市舶司遗址:见证“东方第一大港”的千年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5: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市舶司遗址:见证“东方第一大港”的千年传奇

在泉州古城的水门巷竹街,两方石碑静静地矗立着,上面镌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几个大字。这里曾是宋元时期泉州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见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2019年的考古发掘,让这座尘封千年的古代海关重见天日,揭开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传奇往事。

01

泉州市舶司:泉州港的“海上门户”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在泉州城南晋江江畔处设置福建路提举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市舶司的设立,不仅是为了“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更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象征。

市舶司的主要职能包括征收实物税(抽解)、禁榷、博买等,还负责管理蕃商和主持仪典。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都会前往九日山进行祈风仪式,以求“俾波涛晏清,舳舻安行,顺风扬帆,一日千里,毕至而无梗”。目前,九日山尚存10方航海祈风石刻,佐证了市舶制度下宋廷对海洋贸易的重视。

02

考古发现:重现千年海关风貌

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联合组成泉州城考古工作队,开始对泉州市舶司遗址进行探寻发掘。考古专家们在原泉州人民电器厂院内布设探沟进行发掘,最终在此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院落遗存。

这次发掘工作,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出土了脊兽、花卉纹瓦当、文字砖等建筑构件,以及青瓷、卵白釉瓷等陶瓷器。其中,“(监)造市舶亭蒲”文字砖的发现,进一步确认了该建筑群为泉州市舶司遗址。

遗址中还发现了淤积泥土、驳岸、石阶等遗迹。这很可能是用来运送货物进入市舶司检阅的码头,而当时的竹街则很可能也是沟渠,与八卦沟相连,并连通外部水域。“涉洋经商船只及货物到达泉州湾后,可换乘小船,溯晋江、沿八卦沟、过水关,直达市舶司进行报关手续,十分便捷。”

03

“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

泉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据《岛夷志略》记载,元代有98个国家与泉州进行贸易,泉州外销商品有90多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写道:“即便地中海地区的香料中心亚历山大港,其香料贸易量尚不及泉州港的十分之一。”

泉州港的繁荣,离不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发达的航海能力。泉州人所造之船为福船,底深上宽前后翘,抗风力强,吃水较深,适宜远洋。宋人吕颐浩在《论舟楫之利》中称“海舟以福建船为上”。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对世界航海的重大贡献,写于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了水密隔舱,欧洲造船界直至18世纪后期才应用这一技术。

04

新时代的开放篇章

2024年12月,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成为新的过境免签口岸,进一步提升了泉州的国际影响力。根据最新政策,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可从中国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

这不仅是政策的放宽,更是泉州在新时代续写海上丝绸之路传奇的新篇章。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舶司遗址将继续见证这座千年古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发展。

泉州市舶司遗址,这座见证了泉州海上贸易辉煌历史的古代海关,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泉州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提醒着世人:泉州,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续写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