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证实 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安全有效
中国研究团队证实 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安全有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院士-王硕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 神经病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证实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安全有效。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很高。对于术后缺血性事件高风险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机尚未确定。
E-start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早期(术后72小时)与延迟(术后30天)开始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于2021年5月1日开始入组,历时2年筛选出来自中国8家分中心的269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接受抗血小板治疗(100mg阿司匹林qd),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术后第3天开始持续到术后90天)纳入134例患者,延迟抗血小板治疗(术后第30天开始持续到术后90天)组纳入135例患者。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研究人群的中位年龄为60岁,女性占28%,幕上深部血肿占63%。在269名患者中,65名(24%)接受了开颅血肿清除术,40名(15%)接受了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64名(61%)接受了微创血肿清除术。
图:研究设计摘要
本研究发现,脑出血术后早期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术后90天内主要心脑或外周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20%(27例),延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31%(42例)(OR 0.56 [95% CI 0.32] - 0.98];p=0·041)。在安全性结局上,术后90天内新发颅内出血方面,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1%(1例),延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3%(4例)(OR 0.25 [95] % CI 0.03 - 2·23];p=0·21)。术后90天内有症状的颅内出血或任何中度或重度出血(根据BARC标准确定)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均没有差异。进一步的亚组分析表明,既往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术后早期抗血小板治疗有获益趋势,在其他预设亚组中主要结局无明显差异。
E-start研究证实,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标志着中国神经外科在脑出血病人术后管理上的突破。本研究是继RESTART随机对照试验之后对于脑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性问题的又一重要证据,E-start研究纳入了自发性脑出血中手术部分的患者,是神经外科在脑出血病人术后管理上的首个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图:术后90天内主要心脑或外周血管事件的分布图(意向治疗人群)
本研究受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501100)支持和资助。